生活中的经济学材料.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活中的经济学 目录 一、经济学中的几个关键词 1、马太效应 2、路径依赖 3、内卷化效应 4、二八法则 5、木桶理论 6、蘑菇定律 7、蝴蝶效应 8、纳什均衡理论 9、用脚投票 10、理性 11、机会成本 12、价值悖论 13、边际效用 二、生活中的经济学 1、打折 2、价格歧视 3、信息不对称 4、广告 5、 捆绑销售 6、价格策略 7、品牌效应 8、消费者剩余 9、效率工资 1、边际效用 是指消费者消费一定数量的若干种商品后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简单来说就是你肚子饿时吃了5个饼,第一个饼给你的效用最大,带来的满足感最大,第二个次之,第三个、第四个饼给你的感觉大大不如你吃第一个饼的候,到第五个饼的时候,就会有撑的感觉,会起到负效用。 年轻时落魄的朱元璋曾受乞丐的“百家饭”接济而得以活命,他觉得那顿饭是他吃过的世间最好的美味,在其富贵后吃尽世间美味后仍对那碗所谓的“珍珠翡翠白玉汤”念念不忘,甚至找来当年做饭之人为其烹制,但已找不出当年的滋味了。 2、价值悖论 价值悖论的解释将用到经济学的原理之一——供求原理。在经济学中,商品的价格是由它的供给和需求决定的。当一个商品的供给小需求大的时候,这个商品的价值就高,反之则反,供给需求原理也是经济学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原理。 没有什么能比水有用,然而水很少能交换到任何东西。相反钻石几乎没有任何的使用价值,但却可以经常交换到大量的其他商品。在日常生活中,水是不可缺少的,而钻石却是可有可无的,但在商品市场上钻石的价格远远高于水。 3、机会成本 就是指你为了从事某件事情而放弃其他事情的价值。也就是我们在一件事情上权衡利弊后做出的最优选择,那个被放弃的而价值最高的选择,就是那个机会成本。 如果一个人看上你的女朋友,出价500元让你离开她,你一定觉的这件事很好笑不加理会,如果是5000元想必你也只会是摇摇头一笑而过,但如果是5万元、50万元、500万元、5000万元甚至更多,你开始留意这件事了吧!你开始权衡、烦恼。随着金额的增加相信这件事的结果不言而喻。利益最大化才是每个人的终极目标,任何人在付出成本后都要求获得收益,并希望收益最大化。在这种收益最大的情况下我们就需要做出各种选择争取我们的收益最优。 4、理性 经济学研究依赖于一个基本的假设,即人们受自我利益驱动,有能力做出理性判断和决策,即人性是自私的,人们出于自私目的的进行各种市场交易以期达到最佳的市场效果。所以经济学认为人的一切行动都是理性的。 比如在商店打折促销的时候,有很多人会在此时买很多东西,无论现在是否需要;还有的人对产品赠送的东西爱不释手,明知道搭赠赠品的产品价格要比平时产品价格要高也要买。这些看起来“精打细算”的做法其实都是不理性的,现在不用的东西买回家其实是对产品价值的一种浪费,为搭赠的礼品而买东西更是一种买椟还珠的非理性行为。 用脚投票 当普通消费者无力承受与实际价值背离越玩时,而选择离场。 实际上,对股份公司的监督很大一部份都是用脚投票的,如股东对上市公司的经营不满意时,就会在二级市场卖掉他们的股票,一走了之。如果很股东都这样做,该公司的股票就会急剧下跌,当该公司的股票下跌到一定程度,比如极端的情况下,跌到每股净资产以下时,外部接管者就会大量收购该公司的股份,达到对该公司控制的目的。一旦外部接管成功,就会以控股股东的身份对该公司进行重组,替换原来的管理层,从而用脚投票对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构成一种较强的约束力。 纳什均衡理论  又称为非合作博弈均衡 假设有两个小偷A和B联合犯事、私入民宅被警察抓住。警方将两人分别置于不同的两个房间内进行审讯,对每一个犯罪嫌疑人,警方给出的政策是:如果一个犯罪嫌疑人坦白了罪行,交出了赃物,于是证 据确凿,两人都被判有罪。如果另一个犯罪嫌疑人也作了坦白,则两人各被判刑8年;如果另一个犯罪嫌人没有坦白而是抵赖,则以妨碍公务罪(因已有证据表明其有罪)再加刑2年,而坦白者有功被减刑8年,立即释放。如果两人都抵赖,则警方因证据不足不能判两人的偷窃罪,但可以私入民宅的罪名将两人各判入狱1年。 显然最好的策略是双方都抵赖,结果是大家都只被判1年。但是由于两人处于隔离的情况,首先应该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当事双方都会怀疑对方会出卖自己以求自保、假设每个人都是“理性的经济人”,都会从利己的目的出发进行选择。这两个人都会有这样一个盘算过程:假如他坦白,如果我抵赖,得坐10年监狱,如果我坦白最多才8年;假如他要是抵赖,如果我也抵赖,我就会被判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