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迁与低碳教育.ppt

  1. 1、本文档共10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气候变迁与低碳教育

氣候變遷 與 低碳教育 板橋國小 校長 姚素蓮 氣候異常 天災不斷 一、雪梨、北京沙塵暴愈來愈嚴重 二、喬治亞州百年水患 三、格陵蘭冰原?冰川 四、臺灣東北角垃圾?日本西表島?影響生態 五、181國簽署國際氣候行動日 CO2排放量 工業革命前 278PPM 目前 387PPM 2020年 350PPM 六、莫拉克颱風、88水災重創南臺灣 願景( ) 藉由學校低碳教育的推動,使師 生覺知到生態環境的變遷,因而 反思現有生活耗能的妥當性,且 願意建立友善環境的責任,採取 友善環境的行動,進而追求人與 環境的和諧相處。 行動策略 一、結合知識與理念 二、建置環境與設備 三、整合行政與教學 四、課程融入生活 五、學校與社區合作 六、持續理想與態度 柏林車站 環保科技 資源管理 環保科技 環保科技 柏林國會大廈 資源管理 資源管理 資源管理 資源管理 環保科技 環保科技 資源管理 社區營造 生活實踐 生活實踐 生活實踐 生活實踐 生活實踐 環保科技 環保科技 環保科技 環保科技 能源教育 公共建設 環保科技 資源管理 生活實踐 生活實踐 生活實踐 環教中心 能源教育 能源教育 能源教育 能源教育 環保科技 資源管理 學校建築 能源教育 能源教育 能源教育 能源教育 能源教育 能源教育 能源教育 能源教育 資源管理 資源管理 資源管理 資源管理 資源管理 資源管理 生態體驗 生態體驗 生態體驗 生態體驗 生態體驗 生態體驗 生態體驗 生態體驗 生態體驗 生態體驗 生態體驗 生態體驗 生態體驗 生態體驗 生態體驗 生態體驗 生態體驗 生態體驗 結語 節能減碳的議題在臺灣剛萌芽。 何謂碳足跡?如何計算尚屬朦朧階段。 但在德、瑞都已做到建物如何自產能源, 朝向CO2零排放目標前進。 因此,臺灣要加油! 生態體驗 騎馬、耕種是學生的重要課程 簡單樸實之美~學生的玩具 房子保溫的秘密 全球第一座co2零排放的建築~Solar Fabrik Secondary School 一間像博物館的學校,一個來自法國建築師概念的學校 年薪250萬的中學副校長 校園裡你能夠看見的所有事物,都是學校的教育哲學 每間教室都有這張圖說與操作說明 雨水回收 綠屋頂 Tegelviksskolan school 收集wood chip經過壓縮後成為暖氣燃料 生活實踐 生活實踐 生態體驗 部份可動的鏡子 隨陽光改為反光鏡 或遮光鏡 熱回收設備 Vauban沃班實驗社區 社區居民共同參與環境設計,綠地、生態、木材、鋼鐵、玻璃為社區建築的共同特色。 居家、教育、工作三合一 低耗能建築 運用40公分厚的牆壁和綠屋頂,具有保溫的作用 節水系統 生活實踐 追日旋轉式太陽能塔 (Heliotrop) 這是一棟「樹木的家」,採用直徑 3 公尺的中空樹幹作為 這棟建築物的主幹,整體圓形建築物直徑為 11 米,建築樓板面積約有 200 平方公尺, 搭配太陽能真空管集熱器供應熱水,雨水回收利用系統、引外氣的自然通風系統及堆肥處理設置。 光電系統花 了 500 萬元 建築師:Rolf Disch 太陽光電集合住宅 居5000人. 600個工作機會 真空管熱水器 太陽能板 太陽能板體積愈來愈小 蓄電功能卻愈來愈強 吸熱 垃圾分類 Oslo 歌劇院 再生能源無處不在~車站休息區 資源管理 資源管理 資源管理 資源管理 真空管收集垃圾 中水處理後之溝渠 生活實踐 生活實踐 弗來堡太陽能展示中心 20萬人口 1100平方公尺太陽光電板 7300千瓦 環教中心 1980年配合花園展建造而成,是個半國家級的環教中心,成立的宗旨為:人如何與大自然親近生活,是社區內學校與社區居民學習的地方 * 新發村 新發村 颱風前 颱風後 小林村 小林村 五里埔 五里埔 民族村 民族村 荖濃村 荖濃村 建山村 建山村 寶來村 寶來村 梅蘭村 梅蘭村 新發村 新發村 颱風前 颱風後 一個世紀以來,臺灣暖化的速度,是全球平均的兩倍,平均溫度增加了1.3℃,比鄰近的日本、中國更高。台北市的夜間平均氣溫,甚至增加將近2℃。 臺北縣低碳教育白皮書 永續 行動 新人類;節能 低碳 好生活 內容要項 一、能源教育 二、環保科技 三、資源管理 四、生活實踐 五、生態體驗 能源教育 1-1認識能源種類與節約能源的知識 1-2了解現有能源科技與設備運用 1-3培養學習能源知識的興趣 1-4理解能源與環境的關係 1-5讓學生自然融入低碳環保的校園 生活 環保科技 2-1發展節能生活方式 2-2校

文档评论(0)

dlhs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