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闯考】(2016年秋季版)2017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综合测试卷 语文版.docVIP

【练闯考】(2016年秋季版)2017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综合测试卷 语文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练闯考】(2016年秋季版)2017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综合测试卷 语文版

第六(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5分)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狐裘(qiú)   琵琶(bā)  臆断(yì)  擢素手(zhuó)齁声(hān) 郢人(yǐng) 瀚海(hàn) 曳铁钯(yè)坎穴(kǎn) 溯流(sù) 机杼(zhù) 不胜簪(zuān)阑干(lán) 斫之(zhuó) 皎皎(jiǎo) 峨峨兮(xī)下列对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湮于沙上(埋没)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同“癫”疯) 臣则尝能斫之(曾经) 钟子期辄穷其趣(旨趣意旨)伯牙善鼓琴(擅长) 曳铁钯(拖着) 是非木杮(此这) 卒逢暴雨(突然)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顾谓从者曰 元方入门不顾为寡人为之 无以为质听而斫之 钟子期善听如是再啮 斯是陋室下列诗句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2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4分)(1)尔辈不能究物理古义:客观事物的道理、规律 今义:指物理学一门学科(2)阅十余岁古义:经历 今义:阅读(3)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古义:山的北面 今义:不见阳(4)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古义:中间夹杂 今义:两端之间里面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口技》B.《河中石兽》一文选自《阅微草堂笔记》这部作品是明朝人纪昀以笔记形式所编写成的。《列子》相传为战国时郑国人列御寇所作。书中保存了一些先秦时代优秀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古诗十九首》收录在南朝梁萧统编的《文选》里刘勰称其为“五言之冠冕”。古诗文默写。(5分)(1)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2)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3)《渡荆门送别》中借山水美景来表明诗人胸怀开阔的诗句是: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4)《春望》中点明时间和地点的诗句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5)《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目送友人依依惜别的诗句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综合性学习。(6分)学校组织经典古诗诵读大赛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1)请你为本次大赛拟写一则宣传语。(2分)诵古诗文抒中华情(2)李华想诵读一首表现友情的古诗。下面备选篇目中符合这一主题的是____⑥__。(填写序号)(1分)备选篇目:①《送(3)网名为“青春花季”的某同学看了学校论坛上的大赛启事后留言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请你登录论坛并反驳他的观点。(不少于80字)(3分)青春花季:我们的学习任务本来就够重了班里还组织这种耗费时间和精力的比赛!我的语文成绩又不好我是绝对不会报名参加的。示例:这位同学古诗文是中华民族传二、阅读理解(45分)(一)(10分)河中石兽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解释加点词的意思。(2分)(1)一寺临河干水边河岸(2)二石兽并沉焉一起(3)遂反溯流逆上矣于是(4)盖石性坚重大概因为选出加点词语的古义和今义相同的一项( )(2分)尔辈不能究物理 B.是非木杮但知其一 D.可据理臆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沿河求之不亦颠乎?沿着河流寻找它不是颠倒了吗?(2)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按照老河兵所说的果然在几里外的上游处找到了石兽。选出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C )(2分)文章以寻找石兽为线索展开情节详细描写人物语言对寻找过程则一笔带过。讲学家和老河兵都说到了“石性坚重沙性松浮”但他们对沉在河中的石兽作出的结论是完全不同的。讲学家据此得出的最终结论是“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老河兵的最终结论则为“遂反溯流逆上矣”。按照老河兵的说法果然在上游几里之外D.最后一段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揭示了文章的主旨。(二)(14分)【甲】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xún)③剥声历历不爽也。父又谓子曰:“天已明可卖矣。”闻肉上案声即闻有买卖数钱声有买猪首者有买huā)④然一声四座俱寂。(节选自《虞初续志·郭猫儿》)【注释】①挟:邀请偕同。②比:及、等到。③燖(xún):煺毛的声音。④砉(huā):拟声词哗”的一声常用形容破裂声、折断声、开启声、高呼声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1)曳屋许许声拉(2)不能指其一端指明(3)于席右设围屏设置安放(4)其子遂缚一猪绑选出下列各项中“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 B )(2分)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B.久之无声水陆草木之花   D.不能称前时之闻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4分)(1)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eiwoduzu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