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PT12
PPT 1-2
第一章 绪论
生态学:研究生物(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与自然界相互作用的科学。由Ernst Haeckel提出
生态学系统*(只需了解):任何生物体、生物体的集合或生物体复合体与其周围环境,通过一些规则相互作用(或系统各部分彼此相互的依赖性)而联合起来的实体。
种群:生活在一起的同类生物体。
群落:生活在同一地域的许多不同种类的种群共同构成。
生态系统:生物体的集合与其物理和化学环境共同组成。
生物圈:所有生态系统彼此联合而成,包括地球上全部环境和生物体。
栖息地habitat:生物体生活的地方。
生态位niche:生物能够耐受的条件范围,它们的生活方式,即在生态学系统中的作用。
动态稳定状态:系统与其周围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维持其特征不变。
适应: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修饰,使之更适于生活在其生存的环境中,是通过自然选择形成进化性改变的结果。
共生:两种生物相互依存的关系,一方向另一方提供对方所缺少的东西。
微宇宙:在简单的实验室或野外设置中模拟系统的基本特征。
IUCN:International Union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Nature and Natural Resources.
WWF:World Wildlife Fund.
CITES:the 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Trade in Endangered Species of Wild Fauna and Flora.
生物多样性公约*
第二章 自然环境
异养生物:动物和大部分微生物从食物中获得已还原的碳,称之为异养生物。
同化作用:将能量或物质吸收到活的生物体组织中的过程。
呼吸作用:所有生物氧化有机碳为二氧化碳的过程。
厌氧(缺氧)栖息地:由于动物和微生物利用氧代谢有机物,使湖泊的深水层和沼泽里的溶解氧严重耗尽,这类栖息地就被称为厌氧栖息地。
臭氧洞:一些污染物,尤其是氟氯烃破坏臭氧层形成,在特别是高纬区大气层上方形成低臭氧浓度区。
水生生物表面边界层:水生植物、藻类或微生物的每个表面都有一个未搅动水的边界层,妨碍二氧化碳和碳酸氢根离子的扩散。
温室效应:大气(CO2及其他温室气体)吸收从地表反射的红外线,起到保温作用。
光合作用有效区:波长400nm到700nm的可见光能被光合作用利用。
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水蒸气、甲烷等。
利比希最低量法则:植物的生长取决于处在最小量状况的食物的量。(1840)
这一定律只适用于稳定状态,即物质的流入流出处于平衡状态
需要考虑生态因子间的相互作用
谢福德耐受性定律:生物的生存与繁殖,只依赖于某种综合环境因子的存在,只要其中一种因子的量或质不足或过多,超过了某种生物的耐性限度,则该生物不能生存,甚至灭绝。(1913)
第三章 对水和陆地的适应
土壤的水势(基质势):水被土壤颗粒通过吸附力粘附在颗粒表面,这种吸附力被称作水。水势测量了一种物质从另一种物质吸取水的能力。
土壤田间持水量:水势小于-0.01MPa,水在重力作用下流出。此时抗重力储存的水量为土壤田间持水量。
萎蔫系数(萎蔫点):大多数植物能够吸取水势为-1.52MPa土壤中的水。在土壤水势更负时,植物枯萎。生态学家称-1.52MPa的土壤水势称为萎蔫系数或萎蔫点。
膜的主动运输:逆离子浓度梯度的耗能过程。
水移动的张力——内聚力学说:叶子通过蒸腾作用产生的力把水从根部吸引上来。水从叶子微管组织中的导管移动到叶细胞然后蒸发丢失时(蒸腾作用),在木质部成分中产生了移动水的力。这个力表现为-2.03~-5.06MPa的水势,通过茎木质部中的水柱传递到根部。
C3光合作用:CO2+RuBP—2*3PG,进入卡尔文-本森循环。负的反馈,打开气孔增加失水。适合含水丰富的土壤环境和凉爽气候。
C4光合作用:CO2+PEP—OAA,维管束鞘细胞发生。能降低水分丧失,但是较少的叶组织参与碳的同化。
CAM(景天酸代谢):反应在时间上隔开。晚上同化,白天卡尔文-本森循环。适合干燥缺水或过热的环境。
内稳态:生物面对变化的外部环境能保持恒定的内部状态的能力。
负反馈:当系统偏离要求的范围或状态时,内部的反馈机制起作用,使之回复原状态。
恒温性:大多数鸟类和哺乳动物的体温在36-41摄氏度,即在细胞内产生恒定的温度环境。
内温动物:体热产生于内部的动物。
变温动物:体温随外部环境变化而变化的动物。
外温动物:热源来自于身体外部的动物。
蛰伏:自发的可逆的体温降低的静止状态。
逆流循环:两种需要发生物质交换的流体反向流动,保持大的浓度梯度,维持高的扩散效率。
最适度:每个生物一般有一个对它最适合的、窄的环境条件范围,即最适度。
第四章 自然环境的变化
哈得莱环流圈:太阳热量使热带的大量空气变暖,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