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切断腹直肌肋缘下斜切口临床观察.doc
不切断腹直肌肋缘下斜切口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不切断腹直肌肋缘下斜切口的临床应用。方法观察组96例采用不切断腹直肌肋缘下斜切口的方法进行手术治疗,对照组85例采用传统手术切口,对比疗效。结果观察组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切口感染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不切断腹直肌肋缘下斜切口,安全可行,疗效确切。
【关键词】肋缘下斜切口;不切断腹直肌;临床应用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157-02
外科传统肋缘下切口一般是将腹直肌切断,术中切断患者腹直肌不利于预后,弊端明显[1]。我院自2010年3月至2012年4月间,开展不切断腹直肌肋缘下斜切口术96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181例手术患者,其中女性128例,男性53例。年龄最小23岁,最大79岁。体型较胖者52例,体型较瘦者36例,中等体型93例。胆总管或胆囊结石135例,肝囊积肿6例,肝破裂5例,脾破裂35例。急诊手术68例,择期手术113例。单纯胆囊切除106例,行胆总管探查取石T管引流29例,肝囊肿开窗引流6例,肝右叶修补术5例,脾切除35例。181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96例采用不切断腹直肌肋缘下斜切口,对照组85例采用传统手术切口。两组年龄、性别、病情等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手术方法患者取仰卧位,腰部垫软枕,常规消毒,全身麻醉。松弛患者腹肌,在术侧肋缘下大约2.5cm处行斜形切口,切口长度根据病人的体形而定,体型较胖者切口长,体型较瘦者切口短,切口长约5-15cm。依次切开皮肤、皮下及腹直肌前鞘,沿上、下腹直肌鞘外侧,向上切开分离3-5cm,向下切开分离3cm左右,将腹直肌与腹直肌前鞘分离,并结扎营养血管。随后将腹直肌与后鞘分离,分离完毕,结扎营养血管。用拉钩将腹直肌向内侧牵拉,显露腹直肌后鞘,沿切口线方向切开腹壁余下各层及腹膜,进入腹腔,暴露腹腔脏器,再根据患者病情需要行腹腔内操作。手术完毕,依次缝合各切层。
2结果
2.1术中出血量比较观察组平均出血量(27.1±6.9)ml,对照组平均出血量(47.9±7.3)ml。两组平均出血量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术后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5.8±0.9)d,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7.5±1.2)d。两组平均住院时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切口感染率比较观察组切口均无感染,切口感染率为零,对照组切口感染9例,切口感染率为10.6%。两组切口感染率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3讨论
采用传统的肋缘下斜切口进行腹腔手术,在开腹时需将腹直肌切断,经过长期的随访,我们发现切断腹直肌有诸多弊端:①患者机体创伤比较大,术中患者出血量比较大,术后患者机体应激反应比较明显,大多数患者术后切口疼痛明显[2];②术中切断了患者腹直肌相关的血管,预后患者腹直肌供血必定会受到影响;③术中还切断了患者部分的神经,预后必将影响患者腹直肌神经支配;④术后恢复时间长,切口护理不当,易继发感染;⑤住院治疗时间较长,增加治疗费用;⑥术中结扎的肌肉组织易发生坏死。所有这些原因,导致患者预后不良,切口感染、渗血、裂开是常见并发症,许多老年人还常常出现切口疝。
我院自2010年3月至2012年4月间,开展不切断腹直肌肋缘下斜切口术。此方法有显著优点:①术中不切断腹直肌,患者机体损伤小,切口张力小,有效减少了切口渗血的发生;②术中保护了患者腹直肌相关的血管和神经,机体应激反应小,预后不影响患者腹直肌供血和神经支配;③术后患者恢复时间短,无强烈疼痛感,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④患者住院治疗时间短,治疗费用低。
不切断腹直肌的肋缘下斜切口是一种微创技术[3],适用于胆囊切除术、脾摘除术、胆总管探查引流术等。术中需要腹壁肌肉要有较好地松弛,一般麻醉效果良好的话,患者腹壁肌肉放松充分。术者一定要熟悉腹腔局部解剖,术中充分地游离,均可获得良好显露,一般可以顺利完成手术。达到术中出血少,机体损伤小,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治疗费用低的目的。本组资料显示,观察组96例切口均无感染,切口感染率为零,对照组85例中,切口感染9例,切口感染率为10.6%。两组切口感染率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提示不切断腹直肌肋缘下斜切口,切实可行,可有效防止切口并发症[4],有利于预后。
不切断腹直肌的肋缘下斜切口亦有其局限性[5],不适宜于手术操作比较困难的、复杂的腹腔疾病。例如,行二次胆道手术、肝脏转位的胆囊切除术、行胆囊切除术同时行其他腹腔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七味姜黄胶囊治疗肝纤维化的临床效果.doc
- 七氟烷在小儿胃肠镜检查麻醉中的应用.doc
- 七氟醚与异氟醚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效果比较.doc
- 七氟醚预处理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肺保护的影响.doc
- 七菊芦荟饮治疗黄褐斑模型小鼠的实验研究.doc
- 万爽力治疗86例冠心病心绞痛疗效分析.doc
- 丈夫、前夫、逆子和我.doc
- 丈夫为“小三儿”殉情之后…….doc
- 丈夫更能干 全靠妻子夸.doc
- 三七总皂苷对β―淀粉样蛋白42损伤脑微血管内皮细胞ZO―1表达的影响.doc
- 2.2 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练题型:7大题型)(解析版)高一上学期物理讲与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docx
- 2.3 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练题型:13大题型)(解析版)高一上学期物理讲与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docx
- 3.1 别了,“不列颠尼亚”(素养进阶分层作业)(解析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
- 医疗护理综合知识测试题及答案.docx
-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复习测试附答案.doc
- 精细有机合成技术邹静31课件.pptx
- 2025年初升高语文衔接:学写议论文(教师版).docx
- 北京市通州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测试英语试题(解析版).docx
- 化工单元操作技术微系列化工管路拆装实训33课件.ppt
- 国际贸易复习测试卷附答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