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介入溶栓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观察与护理体会.doc
介入溶栓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观察与护理体会
摘 要:目的: 探讨介入溶栓治疗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护理要点及治疗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36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在介入溶栓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其临床治疗和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患者血浆粘度、血细胞压积、血浆纤维蛋白比较明显优于护理前,p0.05;护理后患者大腿腿围减少和小腿腿围减少明显高于护理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介入溶栓治疗闭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效果明显,可及时恢复供血,有效的护理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介入溶栓;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护理
栓闭塞性脉管炎是青壮年的动脉和静脉的一种周期性、节段性炎症病变。病变多数发生在四肢血管,尤其是下肢为常见。病理改变首先是血管内膜增厚,随后有血栓形成,以致最后血管完全阻塞。通常病变首先出现于肢体动脉远端,如胫后、胫前、尺、桡、足弓、掌弓、趾、指等动脉,病变进一步发展才累及股动脉和肱动脉等[1]。病变节段和正常部分之间的界线非常分明,伴行静脉常同时受累,一般都较轻。晚期,血管周围有纤维组织增生、硬化。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多发生于男性,且此疾病的发病率正呈现上升趋势,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帮组患者尽快康复,提高生活质量,近年来我院对介入溶栓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进行了优质的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将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36例血栓闭塞脉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为28例,占77.7%,女性为8例,22.2%,患者年龄为30~76岁,平均年龄为(47.65±6.86)岁,患者入院时均有行走后出现下肢疼痛、有间歇跛行、肢体酸胀、皮肤发绀或苍白、皮温低,均诊断为血栓闭塞脉管炎。
1.2治疗方法
选择健侧股动脉作为穿刺动脉,采用Seldinger穿刺留置导管,在DSA下先行股动脉造影明确血栓的部位及血管狭窄的程度。术中使溶栓导管尽量靠近血栓,同时用导丝机械通过血栓及狭窄处,首次用尿激酶30万U加入生理盐水50ml中,用微量泵30分钟注射完毕,造影了解血管通畅情况,如未通畅则继续推进导管,再次溶栓,直至足背动脉搏动或患者皮肤变暖、皮肤颜色恢复正常。术中尽量溶栓至造影见远端血管显影,但尿激酶总量不能超过150万U,保留导管,同时全身肝素化。术后治疗每天尿激酶60-80万U、肝素7000U加入生理盐水50ml中,用微量泵按尿激酶6-8万U/小时经导管泵入,连续5-7日,同时给予低右500ml加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共用10-14天,并给予抗感染治疗。复查造影血管通畅或患者无缺血表现后,拔除导管,继续给予肠溶阿斯匹林100mg/d抗凝治疗。
1.3护理措施
1.3.1健康教育:患者在入院后指导其戒烟戒酒,改善工作和生活环境,耐心讲解吸引对患者的危害以及与本病的关系,并且告知患者在饮食中应当少吃辛辣食品,尽量多食高维生素等清淡饮食。
1.3.2 心理护理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使下肢严重缺血从而导致肢体剧烈疼痛,患者易出现失眠、焦虑、烦躁情绪,思想负担重,因此医护人员应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解释、安慰,讲解治疗目的、方法、效果等,消除患者的顾虑,增加患者的信心、鼓励患者及家属积极配合治疗。
1.3.3 肢体保养 患侧肢体适当保暖,增加棉被和房间的温度。患肢不能进行热敷和冷敷,因患肢感觉差,对热的敏感度降低,热敷易致烫伤;热敷促进组织代谢,增加耗氧量,对严重缺血的肢体无益;而患者受冷可减少局部的组织代谢,导致血管收缩,不利于解除血管痉挛和建立侧肢循环,应调节室温保持在20℃度以上[2]。
1.3.4 术后护理 患者术后应当注意:①在术后24h内不能下床,避免过早活动引起术部出血[3]。②患者术后医护人员应该密切观察患者血压、脉搏、肢体温度、皮肤颜色及穿刺部位伤口有无渗血及皮下淤血。③用药观察及观察患肢远端的皮肤温度、色泽、知觉和足背动脉搏动判断血管通畅度,了解有无并发症发生。
1.3.5功能锻炼 下肢动脉栓塞后,缺血常导致神经组织损伤而发生一定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和感觉障碍。血管再通后,帮助患者恢复肢体功能,关系到患者以后的生活质量。在溶栓治疗期间患者需要卧床休息,可以帮助患者做主动和被动活动,做患肢伸屈活动每天两次,每次20-30分钟,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防止足下垂和肌肉萎缩[4]。患者能下床活动时,指导并协助其下床行走。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均由我院数据处理中心专门人员进行,保证数据真实性与科学性。初步数据录入EXCEL(2003版)进行逻辑校对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产妇安颗粒缩短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doc
- 产科DIC子宫切除术的手术室急救护理探析.doc
- 产科应用舒芬太尼复合左旋布比卡因的镇痛效果.doc
- 产科开展全方位心理护理对助产工作的影响因素分析.doc
- 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早期诊治临床观察.doc
- 产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分析与应对措施.doc
- 产科护理模式的转变对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分析.doc
- 产科门诊妊娠期糖尿病的筛查与管理.doc
- 产程三维导航仪观察足月单胎阴道试产产程的临床意义.doc
- 产褥期乳腺炎的护理.doc
- DB23T - 美洲朴育苗技术规程.docx
- DB23T - 森林防火警示旗设置要求.docx
- DB53_T 1358.4-2025 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管理规范 第4部分:使用管理.docx
- DB5305T72-2022 清香木园林绿化苗木培育技术规程.docx
- DB5301T 41-2019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 土地利用技术规范.docx
- DB5301∕T 36-2019 滇池湖滨湿地 监测规程.docx
- 保山市信息惠民工程综合标准 第46部分:信息惠民工程项目运维管理标准(DB5305-T 19.46-2019).docx
- DB53T 784-2016 地理标志产品 墨江紫米.docx
- DB5301T21-2019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docx
- DB6106_T200—2022 洛川苹果标准综合体 第11部分 免套袋生产技术规程.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