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发热病人药物降温与物理降温效果观察.doc
发热病人药物降温与物理降温效果观察
(贵州省黔东南锦屏县人民医院 贵州 黔东南 556799)摘要: 目的:观察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的方法对发热患者的降温效果。方法:对124例发热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物理组和药物组,每组各62例。物理组采用持续降温和温水擦浴的方式,药物组通过肌肉注射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进行降温,在两组降温后的30、60、90分钟分别测量腋温,观察两组腋温值,以及五天后对患者疗效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降温后30、60、90分钟的腋温并没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5天后的降温疗效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性高热患者采用一般物理降温的方式无法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采用药物降温的方法能够取得良好的疗效,而且节约护理时间,减轻病人物理降温的不适感,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广泛使用。
关键词:物理降温;药物降温;发热患者;疗效对比
【中图分类号】R197.32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9-0404-02 发热作为很多种临床疾病都会出现的病理过程,也是机体对致病因子做出的全身性防御的反应,表现为体温升高。它是一种症状而非独立的疾病。发热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感染性的,是随着感染的加重,体温也随之上升;第二种是非感染性的,患者体温在发病初期就骤然上升到39℃以上[1]。颅内感染与脑出血都会出现中枢性的持续性体温高热的症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7月至2013年11月我院所收治的124例高热患者,其中男性患者59例,女性患者65例,患者最小年龄为17岁,最大年龄为75岁,平均年龄为(42.1±3.5)岁。将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物理降温组和药物降温组两组,每组各62例。所有患者通过血液生化、血常规检查以及胸腹部CT或CR检查确诊,有68例肺部感染,30例其它感染,13例肺结核合并感染,13例颅内感染,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躁动,其显著表现为体温在39℃左右波动,持续高热。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症状等一般资料,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药物组根据医嘱采用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肌肉注射给药的方法,每次1.5毫升或2毫升。物理组选择冰块进行持续降温,冰块大致规格为3cm×10cm×30cm,表面光滑使用塑料封存,或是用一次性输液分装袋装水自制冰袋。冰块从冷库中取出后利用50℃左右的温水进行10分钟左右的浸泡,使冰块稍微变软,用毛巾包在冰块外面做成冰袋,放置在患者头部、一侧腋窝处以及两侧腹股沟等部位,同时患者每日4次采用温水擦浴的方法降温。
两组患者综合治疗方式完全一致,分别在降温前和降温后的30、60、90分钟对患者腋温值进行记录,测量腋温的时候物理组要选择没有放置冰袋的一侧腋窝,使用生命体征测量的方式进行操作。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百分比的方式对数据进行描述,利用均数±标准差的方式(X±S)表示,所有数据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处理,两组计量数据采用t的对比较进行检验,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
2 结果
对两组患者接受不同降温方法降温后,对两组的效果进行比较,两组措施在降温后30、60、90分钟,降温疗效差异并不明显,五天后疗效评定有着明显的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1。
表1对比两组患者降温后疗效
组别例数降温前降温后
30min降温后
60min降温后
90min5天后体温
下降例(%)物理组6240.5±0.340.3±0.539.6±0.739.2±0.535(56.4)药物组6240.2±0.640.1±0.239.5±0.338.9±0.961(98.3)P0.060.060.050.090.033 讨论
在临床上将发热视为脑出血和脑内感染、肿瘤、艾滋病等的最为常见表现,从病理学角度看,高热是由于各种致热源在体温调节中枢发挥作用,导致体温上升。机体体温保持恒定主要还是依靠体内的散热以及热量产生的内部调节系统,内部调节系统包括了化学性调节以及物理性调节,物理性调节指的是利用皮肤、心搏频率代偿性的增快以及呼吸等方式进行散热。在对发热患者进行物理降温的时候,用冷过度会对机体过度刺激,导致机体增加产热来抵御加强了的散热调节[2]。所以,采用物理降温方法对中枢性持续高热患者进行降温,会出现体温不降反升的状况。由此可知,对于体温的中枢调节,物理降温方法中没有效果显著的措施。一些时候物理降温措施不但无法降低患者体温,反而还会刺激机体的产热,增加能量消耗,还增加护理工作量及护理时间。因此,遇到这样的情况需要尽可能的进行药物降温。
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属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临床分析.doc
- 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针刺治疗128例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doc
- 华法林和肠溶阿司匹林治疗脑卒中高危患者的疗效对比.doc
- 华法林治疗非瓣膜性房颤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doc
- 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恶性腹水102例的临床观察.doc
- 协同护理模式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doc
- 卒中二级预防:新指南,新看法.doc
- 单侧动眼神经麻痹28例临床分析.doc
- 单侧完全性唇裂同期鼻整形联合鼻撑矫形效果评价.doc
- 单切口法横结肠造瘘术在肿瘤性 左半结肠梗阻中的应用.doc
- 2025年福建泉州市直部分公办学校专项招聘编制内新任教师60人笔试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5年福建泉州市直部分公办学校专项招聘编制内新任教师60人笔试备考题库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福建泉州市德化县公办学校专项招聘编制内新任教师40人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含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福建泉州市德化县公办学校专项招聘编制内新任教师40人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带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福建泉州市直部分公办学校专项招聘编制内新任教师60人笔试备考题库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5年福建泉州市德化县公办学校专项招聘编制内新任教师40人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附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福建泉州市德化县公办学校专项招聘编制内新任教师40人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详.docx
- 2025年福建泉州市直部分公办学校专项招聘编制内新任教师60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5年福建泉州市德化县公办学校专项招聘编制内新任教师40人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及答案详解一.docx
- 2025年福建泉州市德化县公办学校专项招聘编制内新任教师40人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及完整答案详.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