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亚洲地形以____、____为主,地面起伏__,高低
___,地势____高,____低。
2、亚洲气候的特点是__ ___、_____ _、_______。
高原
山地
大
悬殊
东部
四周
复杂多样
大陆性特征显著
季风气候显著
五、亚洲的人口与国家
??【自主学习】课本11-12 页[来源:Z§xx§k.Com]
1.世界上人口最多 的大 洲是_________。2008年,人口达到 亿。占世界总人口的____。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大多数在 洲,占6个(世界上目前是11个),它们分别是: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和日本。
【合作探究】存在的问题
?亚洲人口数量? ,人口增长?? ,会带来????????? ?????????????????????????????????????????? 等一系列的问题h
亚洲
43
63%
亚
多
快
资源短缺、环境恶化
亚洲 63%
其他洲37%
亚洲人口占世界人口的百分比
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43亿人(2008年)
亚洲人口超1亿的国家
中 国
印度
印度尼西亚
孟加拉国
巴基斯坦
日 本
(二)、欧洲的人口与国家
【自主学习】课本11 页
1. 欧洲总人口居世界各大洲第 位,人口密度较大,城市化水平 ,欧洲是人口自然增长率 0的大洲。欧洲主要的人口问题是 。
3
高
老年人口所占比例大,人口老龄化现象较为严重
最低
①说一说哪些地区人口分布稠密,哪些地区人口分布稀疏。
②分析亚欧大陆北部和亚洲西部人口稀疏的主要原因。
① 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人口稠密;亚欧大陆内部和北部人口稀疏。
② 亚洲西部深居内陆,气候干旱;亚欧大陆北部纬度高,气候寒冷。
【合作交流】
小强跟爸爸去意大利旅游,在北京机场起飞时是12点,经过7个小时,到了罗马,一看机场上的时钟12点整,这是怎么回事?今天我们来学习《学会换算不同地点的时间》。
(六)学会换算不同地点的时间
【自学p3-4页“阅读”,结合图6-2,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1、什么是地方时间(简称地方时)? 由于地球的 (自转、公转)使经度不同的地点有不同的地方时,东边的时间比西边的时间 。
2、什么是标准时间(世界时)?规定标准时间的目的是什么?
3、时区的划分:
国际上规定全球共划分为____个时区,每个时区跨____经度。中时区(又称零时区)的经度范围是从____ 到 __ __(即从0°经线向东、向西各 °),从中时区向东、向西各划分为????? 个时区,其中???????? ? ? 和??????? ???? 合为一个时区称为东西十二区,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跨________经度。
自转
早
24
15°
西经7.5°
东经7.5°
7.5
12
东十二区
西十二区
7.5°
1. 地方时与区时
地方时: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东早西晚。
区时:在一定的区间(时区)内使用的统一时间。
世界时:本初子午线的地方时。
2. 时区的划分(见后图)
北京时间:东八区的区时。
3. 区时的换算:向东(西)过几个时区,时刻加(减)
几个小时。
4. 日界线:大致以180°经线作为“今天”与“昨天”的分界线,向东、向西过日界线日期分别减一天、加一天。
4、时间的换算:
每相邻两个时区,时间相差 小时,东边的时间 于西边的时间。每向东跨过1个时区就加1小时,每向西跨过1个时区就减1小时,(即东加西减)。可用数轴计算,
例1:当中时区为1月15日5时,东六区的时间为 ,西六区的时间为 。
例2:如下图,东八区的时间是 。
1月15日11时
1月14日23时
9月8日18时
1
早
5、我国采用首都北京所在的 区的区时—“北京时间”作为全国统一使用的时间。伦敦、巴黎位于 区,东京、大阪位于 区,纽约、华盛顿位于 区。
6、计算:北京时间8日8点,纽约(西五区)为 点,俄罗斯(东三区)为 点,而西十区为 点。(用数轴计算不跨过日界线,但要注意日期的自然过渡,即0时与前一天的24时是一个时间)
东八
中时
东九
西五
7日19
8日3
7日14
当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