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台科技大学.ppt
遙望英國-高等教育國際化 指導教授:吳新興 前言壹、英國高等教育國際化 貳、英國高等教育國際化具體政策與期程参、國際學生招募之優勢與困境 肆、英國高等教育國際化與國際學生招募之國際比較 伍、心得結論 前言 今,全球化營造出「麥世界(McWorld)」[1]使得我們能輕而易舉地行遍世界每一角落。當前台灣的教育面向與問題,需要更多、更廣的視野,更深、更精闢的見解(王如哲與陳欣華,2008)。「走出台灣看高等教育國際化-英國」,瞭望英國的高等教育概況,希望借由英國的高等教育國際化經驗,如何以一個觀測國際教育視野的本土位置,對台灣教育的現況與未來的反思。 註1:麥世界McWorld:廣泛地包含諸多促進全球整合的當代力量,以麥當勞McDonald’s、麥金塔Macintosh和音樂頻道MTV為代表,三者皆以英文字母M為其開頭(王如哲與陳欣華,2008)。 壹、英國高等教育國際化 貳、英國高等教育國際化具體政策 與期程 一、英國高等教育的輸出 二、運用科技使高等教育國際化 三、國際學位認可制度 貳、英國高等教育國際化具體政策 「整合許多合作活動及過程,並在活動中尋求支援。」這些活動有:在海外設立辦公室、設立分校、提供聯合學位或雙聯學位、使課程國際化,以及增加語言課程等(資料來源:教育部電子報,2009)。 一、英國高等教育的輸出 英國是教育輸出的第二大國,同時也是教育輸入的第四大國(Uvalic-Trumbic Varoglu, 2003)。載於今年3月ICM的網頁報導,根據高等教育統計處(Higher Education Statistics Agency, HESA)統計到英國接受高等教育的海外留學生人數,約占的總學生人數10.5%(251310人),其中歐盟國家的學生就佔4.9%(117660)。這些外籍生主要是來自非歐盟國家中國與印度;而歐盟國家三個主要國家有冰島、德國和法國。 對英國來說,海外留學生的學費收入可觀,吸收國外留學生已成為重要的商機之一,這些貢獻了大約十兆英鎊至英國的經濟。從HESA提供的數據顯示,從2005至2006學年度來自海外的學生有增無減。有些英國大學因應市場的需求早已在海外設立辦公室,甚至將分校設立於其他國家,例如:中國及馬來西亞。 因此英國交流協會估計,到了2025年,高等教育機構所招募的國際學生數將增加一倍。假如此估計正確的話,表示十餘年後,英國所有學生中,將近有四分之一的學生來自海外。 根據泰晤時報、BBC和每日電訊報等媒體報導,英國高等教育統計署(HESA)首度公布英國各大學海外設立分校的成果,結果顯示目前共有約19萬6,640名外國學生,就讀英國各大學在海外設立的分校,為他們帶來超過20億英鎊的收入。英國高等教育統計署表示,在2007至2008學年中,英國各大學總收入為234億英鎊,來自海外分校的收入幾乎占總收入的10%。 英國大學早在十餘年前已陸陸續續到海外設立分校,如倫敦大學在200年時在南澳的阿德雷得(Adelaide)設立學校,但高等教育全球化和國際教育市場的需求,促使英國大學開始在外國設立據點是一新趨勢,為英國高等教育帶來不一樣的優勢。到海外設分校等於是向海外輸出以英語為基本的高等教育,並讓海外學生在自己的國家裡得到英國認證的學位資格。倫敦大學學院表示:「跨國界的教育改變了學生和專業人士學習和發展的方式」(資料來源:教育部電子報,2008)。 二、運用科技使高等教育國際化 針對科技媒材的發展與運用,讓高等教育授課方式產生多元化的改變,這就是讓課程國際化除了增加語言課程,且提供聯合學位或雙聯學位的高等教育國際化的方式。 載於2006年的BBC中文電子報,早在2003年英國高等教育師資委員會,英國聯合信息系統委員會,和中國教育部聯手創建了Sino-UK eLearning Programme,中英電子教學項目,為中英兩國利用互聯網,實現高等教育交流打下基礎。 三、國際學位認可制度 1987年歐洲執行委員會執行「伊拉斯莫斯計劃」(Erasmus Program) 1995年開始推動「蘇格拉底計畫」 1998年的「索爾本宣言」 1999年的「波隆納宣言」 2001年的「布拉格宣言」 2003年的「柏林公報」 2004年,前述之「歐洲高等教育品質保證網路」改為「歐洲高等教育品質保證協會」 2005年「柏根公報」 2007年「倫敦公報」 参、國際學生招募之優勢與困境 英國屬於英語系國家,因有不少世界頂尖的傳統大學在教育領域中擁有領導的地位,享有高知名度的教育可增加國際學生未來之就業機會,對許多學生來說是個嚮往留學的國家,另外一項特色就是只要花一年的時間即可獲得碩士學位,在時間與經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