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谁的专业孤独寂寞冷?.doc
谁的专业孤独寂寞冷?
五棵松的一家咖啡店,薛逸凡与记者相聊甚欢。不是校花,也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学霸,在六七月的毕业季,这个1992年出生的女生因为一张毕业照出乎意料地走红了。
题为“北京大学2010级古生物专业合影”的照片里,只有一人:学士服,齐刘海、黑框眼镜、表情凝滞呆萌,炫酷到没同学的奇特风格,颇有点“孤独寂寞冷”的味道。
照片红到了什么程度?人人网日志激增数千次的转发量一度让薛逸凡不知所措,差点把相册删除,到目前还关闭着好友申请;微博上随着话题讨论的热烈,多位冒名顶替分子的出现逼迫着她不得不站出来为自己正名;数天之内,就有20多家媒体联系到了学校宣传部请求采访,还有10多家媒体拐弯抹角地找到了薛逸凡本人,一向认真谨慎的她只应承了三家。
更让薛逸凡预想不到的是,在7月2日的毕业典礼上校长王恩哥专门在致词中提及她,并在典礼间隙询问了她的毕业去向,为她加油。
王恩哥说:“我希望大家永远不要被喧嚣、浮躁所迷惑,勇敢地做自己,做一个堂堂正正、独一无二的北大人”,他把自己思考和酝酿已久的一句话送给全场毕业生:“一个人的一生,要有追求,要有方向,如果你能在年轻时确立自己的目标,你离自己梦想的距离就会更近,实现的可能性就会更大。”
社会对于薛逸凡的关切映射出时下学子们关于专业的选择焦虑症,“一个人的专业”爆出的冷门表达着人们对于坚守之美的崇敬。而在记者眼中,一张“孤独寂寞冷”的相片背后,是一个小小逗比“女汉子”更加鲜活而丰富的成长与校园生活。
我想嫁给古生物
谈起学习成绩,薛逸凡不无自豪:大学没有一门课下过80分,这在北大相当罕见,得益于我从小一以贯之的坚持――不偏科。要知道我在高中学习的九大学科,论成绩其实不分伯仲。
但这个从未偏科的90后并未经历绝大多数学生选专业时的那种纠结,甚至在高二分文理之前就明确了未来的专业方向――为什么她对古生物学如此情有独钟?
“记得小时候,男孩们都喜欢拿着恐龙模型打斗,可我不屑一顾。因为我知道那些看似威猛的模型都是错的:它把霸王龙的头设计得太大,还会给箭龙类的食草动物装上尖利的牙齿和爪子。”
周围人没有意识到,一个五六岁的小姑娘已经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下丰富的自然科学常识。这些知识从哪里来?源于对《荒野周末》《人与自然》等电视纪录片的痴迷。为此,她看坏了家里的两台录像机、两台VCD机和一台DVD机。仗着小女生的一点小聪明,小学时候都是一边看电视,一边写作业。
上到中学,薛逸凡参加了奥林匹克生物竞赛联赛。凭借一股子狂热,高二那个暑假她把自己关在家中起早贪黑,原定两年的课程她用8个月拿下,一举夺得北京市一等奖,全国的铜牌。
再后来,走到分文理的门槛。与其他同学截然相反,薛逸凡的思路是:先定专业,后选文理。“之前听一位大姐姐说:大学可以选专业。当时就乐蹦了:原来大学是这么美好的地方!从那时起我一直抱有一个信念:但凡有一天可以选择,一定要选自己最喜欢的!”
选专业不是件小事,家长也不是没给过建议。爸爸说:“真正动摇到发展根基的并不是经济本身,而是资源。不过从长远来看,矿藏、石油必然要枯竭,不如水利能源、核能源的发展空间大――就选水利工程或者核物理吧。”
“父亲的很多想法一直在影响我。可就这件事,我为什么没听话?”薛逸凡泯然一笑:“兴趣点不在那儿,就不会主动去了解,不主动去了解,你永远觉得它没意思。”
彼时,薛逸凡已经清晰地定位了自己的兴趣。对生物的喜爱不言而喻,但是刚从生物竞赛走过一遭,有一点丧失新鲜感,总觉得缺了点什么。偶然间想到地理,进而想到探索沉积、岩石,山川河流的地质学――何不把两者结合一下,古生物学在脑中“灵光一现”。
顺理成章,在全国唯一开设古生物学本科的北京大学成了薛逸凡的目标。高三那年的生日,保送结果已经揭晓,同学送来一本《古生物学名词辞典》。冲上前去抱住辞典的那一刻,朋友分明看到了那双高度近视的眼睛里冒出了金星,好像同龄女生见到美丽衣裙的眼神。
学着一个人去战斗
来到梦寐已求的北大,薛逸凡恨不得喜大普奔:这辈子就嫁给古生物了,我抱着必死的决心一定要走到底!
可才过一年,她就打起了退堂鼓。因为一个人的事接踵而来。
在北大拥有最大选课权限的元培学院,薛逸凡就读的古生物专业强调交叉学科的培养方式,她需要从生命科学学院,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的地质系分别修课。
她经历过选课的尴尬:“生物专业某些课程从秋季学期换到了春季学期,本专业学生可以集体调整,但古生物专业就一个人,如果和地质课程冲突也没办法”;
也遭遇过租借仪器的难题:“地质专业的学生可以长期把器材保管在身边。而我由于学籍不属于地空学院,需要把学生证押在那里,用一次借一次。这不是长久之计,最后我还是自己买了一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