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企业产品盈亏平衡点计算公式
企业产品盈亏平衡点及其计算公式
(一)
HYPERLINK /image/4abae5ed9563a27078f055e3 \o 查看图片 \t _blank ?? HYPERLINK /image/4abae5ed9563a27078f055e3 \t _blank
盈亏平衡点(Break Even Point,简称BEP)又称零利润点、保本点、盈亏临界点、损益分歧点、收益转折点。通常是指全部销售收入等于全部成本时(销售收入线与总成本线的交点)的产量。以盈亏平衡点的界限,当销售收入高于盈亏平衡点时企业盈利,反之,企业就亏损。盈亏平衡点可以用销售量来表示,即盈亏平衡点的销售量;也可以用销售额来表示,即盈亏平衡点的销售额。
盈亏平衡点的基本作法
假定利润为零和利润为目标利润时,先分别测算原材料保本采购价格和保利采购价格;再分别测算产品保本销售价格和保利销售价格。
HYPERLINK /image/389aa8fd93edd62f08244d61 \o 查看图片 \t _blank ??
盈亏平衡点分析图
盈亏平衡点的计算
计算公式
按实物单位计算:
按金额计算:
HYPERLINK /image/d8b8c92ac63fb014d42af185 \o 查看图片 \t _blank ??
盈亏平衡点
盈亏平衡点分析
盈亏平衡点分析利用成本的固定性质和可变性质来确定获利所必需的产量范围。如果我们能够将全部成本划分为两类:一类随产量而变化,另一类不随产量而变化,就可以计算出给定产量的单位平均总成本。半可变成本能够分解为一固定成本和一可变成本。但是,对不同的产量 HYPERLINK /view/342770.htm \t _blank 平均固定成本时,单位成本的固定成本是不相同的,因而这种单位产品平均成本的概念,只对那个所计算的产量值是正确的。因此从概念上来看,将固定成本看作成本汇集总额是有益的,此汇集总额在扣除可变成本之后,必须被纯收入所补偿,这种经营才能产生利润,如果扣除可变成本之后的纯收入刚好等于固定成本的汇集总额,那么这一点或是这样的销售水平称为盈亏平衡点。精确地来说,正是因为在 HYPERLINK /view/4786963.htm \t _blank 销售进程的这一点上,总的纯收入刚好补偿了总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低于这一点就会发生亏损,而超过这一点就会产生利润。
一个简单的盈亏平衡点结构图。横轴代表产量,纵轴代表销售额或成本。假定销售额与销售量成正比,那么销售线是一条起于原点的直线。总成本线在等于固定成本的那一点与纵轴相交,且随着销售量的增加而成比例地表现为增长趋势。高于盈亏平衡点时,利润与销售额之比随每一售出的产品而增加。这是因为贡献呈一固定比率,而分摊固定成本的基础却扩大了。
贡献
什么是贡献?如何应用贡献呢?贡献是销售额与可变成本之间的差额,或者说它是对固定成本和利润的贡献,即式中:C=贡献,F=不变成本;S=销售额 P=利润;V=可变成本。S和V都随产量而变化,因此C也随产量而变化。已知V占销售额S的百分比,就可以计算出C。假定有这样一个例子,可变成本占销售额的60%,且不变成本为3000000美元,那么,由方程(1)可知,C为销售额的40%。未减去的唯一成本为不变成本,所以: C=F+P 或P=C-F 现在,可以计算出任一销售水平的利润。如果总销售额元,那么C是它的40%,即4000000美元,且 P=C一F=4000000-3000000=1000000(美元),如果整个销售额为8000000美元,C是它的40%,即3200000美元,且P=C一F=$ 3200000-3000000=200000(美元)
贡献这个概念使我们很容易计算出各销售水平上的总利润。贡献常被称为“利润探测器”。
盈亏平衡点的相关问题
一、盈亏平衡点图的结构
尽管盈亏平衡点图所依据的理论很简单,但是,因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之间的界线是不明确的,因而要获得绘图时的理想数据却不那么容易。如果我们把不经调查就随意进行的分类看作是有效的,那将是靠不住的。我们猜测某种直接劳动应该是可变的,但实际情况这样的吗?其中很可能会含有固定因素。关键的问题在于:从成本因素中构造一精确的盈亏平衡点图来反映成本因素与产量之间关系的实际特性,需要许多的先期工作。好的盈亏平衡点图要求有好的成本会计制度。
利用成本的散布点图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另一种方法。先在图中标出几年的总成本数据,这样就可以据此绘出一条平均线。假定不同年份有不同的销售量,那么与销售量相关联的总成本线就可以由此推动出来。此线与纵轴相交点即为固定成本的估计值,让我们看看下面的数据,并把其绘于图5-3中。结果看起来还不错,且容易得到。但是有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射线检测二级题库1.pdf
- 2025年初中信息技术初二水平会考真题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pdf VIP
-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doc
- 05S804 矩形钢筋混凝土蓄水池.docx
- 2025年全国国家版图知识竞赛(中小学组)题库及答案.doc
-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半期试卷西师版.pdf
- 2024湖南新华书店集团校园招聘163人高频考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docx
- 中华慈善总会格列卫患者援助项目再次申请表201412版.pdf
- 2025年长春汽车职业技术大学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2025年初中信息科技学业水平考试题库及答案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