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竞赛遗传物质.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竞赛遗传物质

遗传物质 3.DNA聚合酶有两种方式保证复制的准确性,即选择性添加正确的核苷酸和校读(移除错配的核苷酸)。某些突变的DNA聚合酶(突变酶)比正常的DNA聚合酶精确度更高。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翻译突变酶的mRNA序列不一定发生改变 B.突变酶作用的底物是四种核糖核苷酸 C.突变酶减少了基因突变的发生不利于进化 D.突变酶大大提高了DNA复制的速度 33.大豆子叶的颜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为AA的个体呈深绿色,基因型为Aa的个体呈浅绿色,基因型为aa的个体呈黄色且在幼苗阶段死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浅绿色植株自花传粉,其成熟后代的基因型为AA和Aa,且比例为1:2 B.浅绿色植株与深绿色植株杂交,成熟后代的表现型为深绿色和浅绿色,比例为1:1 C.浅绿色植株连续自交n次,成熟后代中杂合子的概率为1/2n D.经过长时间的自然选择,A基因频率越来越大,a基因频率越来越小 35.某噬菌体的A基因可分为A1—A6六个小段,一生物学家分离出此噬菌体A基因的4个缺失突变株(如表所示,其中“+”表示含有,“—”表示缺失)。若将未知的点突变株X与缺失突变株J或K共同感染细菌时,可产生野生型的重组噬菌体(不缺失);与缺失突变株L或M共同感染细菌时,则不会产生野生型的重组噬菌体,由此结果判断,未知突变株x必定缺失A基因的哪一小段 A1片段 A2片段 A3片段 A4片段 A5片段 A6片段 J突变株 + + ― — ― + K突变株 + ― ― + + + L突变株 + + + ― ― ― M突变株 ― ― ― + + ― A.A2 B.A3 C.A5 D.A6 20.已知a、b、c、d是某细菌DNA片段上的4个基因,右图中W表示野生型,①、②、③分别表示三种缺失不同基因的突变体。若分别检测野生型和各种突变体中某种酶的活性,发现仅在野生型和突变体①中该酶有活性,则编码该酶的基因是 A.基因a B.基因b C.基因c D.基因d 26.有些品系的果蝇对CO2非常敏感,容易受到CO2的麻醉而死亡,后来发现这些品系中有的果蝇对CO2具有抗性。科学实验结果表明,果蝇对CO2敏感与抗性的基因位于细胞内的线粒体中。下表是果蝇抗CO2品系和敏感品系的部分DNA碱基序列和氨基酸序列。下列关于果蝇抗CO2品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抗性品系 CGT丙氨酸 GGT脯氨酸 AAG苯丙氨酸 TTA天冬氨酸 敏感品系 CGT丙氨酸 AGT丝氨酸 AAG苯丙氨酸 TTA天冬氨酸 氨基酸位置 150 151 152 153 A.果蝇抗CO2品系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B.果蝇抗性产生的根本原因是DNA模板链决定第151号位氨基酸的有关碱基A被G代替 C.果蝇之所以具有抗性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第151号位的脯酸被丝氨酸取代 D.果蝇抗性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密码子由AGT变为GGT 39.下图是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某原核细胞转录过程的羽毛状图形,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转录时模板DNA一直打开成单键 B.转录由左向右进行 C.转录产物RNA与模板DNA形成很长的杂化双链 D.核糖体与mRNA结合属于翻译过程,它必须在转录完结后才出现 32.珠蛋白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如果将来自非洲爪蟾的网织红细胞的珠蛋白mRNA,以及放射性标记的氨基酸,注射到非洲爪蟾的卵细胞中,结果如下图甲所示。如果注射含有珠蛋白mRNA的多聚核糖体以及放射性标记的氨基酸,则结果如下图乙所示。下列相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A.外源mRNA的注入不影响卵细胞自身蛋白质的合成 B.珠蛋白mRNA在卵细胞中可能竞争利用其中的核糖体 C.若不注入珠蛋白mRNA卵细胞也能合成少量珠蛋白 D.卵细胞内没有控制珠蛋白合成的基因 14.某些类型的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可通过对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的观察来识别。a、b、c、d为某些生物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染色体畸变的模式图,它们依次属于 A.三倍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体、染色体片段缺失 B.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 C.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 D.染色体片段缺失、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 生物体的细胞与细胞之间可通过激素等化学信号分子精确高效地发送、接收信息,从而对环境做出综合反应。不同的信号分子必须与相应的受体(化学本质多是糖蛋白)特异性结合才能发挥作用。如图是雌激素与相应受体结合情况的示意图。由图可知,雌激素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后形成“激素—受体”复合体,并作用于核内基因的某区域,从而直接影响遗传

文档评论(0)

wh9040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