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3第2次嘉兴市教学质量测试(二)理科综合能力化学部分.doc
浙江省嘉兴市2013年高三教学测试(二)理综
7.对以下问题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A.质谱法是用高能粒子束轰击有机物分子,使之分离成带电的“碎片”,并根据其特征谱分析有机物结构的方法
B.丁达尔现象可用于区别溶液与胶体,云、雾、稀硫酸均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C.谷氨酸( )的熔点高达205℃,难溶于苯等有机溶剂,主
要是因为形成内盐
D.“地沟油”经过加工处理制得肥皂或生物柴油,可以实现厨余废物合理利用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硅酸钠溶液的保存和碱溶液一样,存放在橡胶塞密封的广口试剂瓶中
B.用如右图所示操作配制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酸
C.用移液管取液后,将移液管垂直放入稍倾斜的容器中,并使管尖与容器内壁接触,松开食指使溶液全部流出,数秒后,取出移液管
D.欲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物(物质的量比为1:1),先将样品溶解,然后加热至溶液表面出现晶膜后冷却,过滤得硝酸钾晶体;将母液加热至有大量晶体析出后,用余热蒸干,得氯化钠晶体
9.X、Y、Z、W、R是5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Z、W、R处于同一周期,R与Y处于同一族,Z、W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与Y、R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Y、Z、W形成的离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其离子半径依次增大
B.39g Z2Y2中含有的离子数约为1.204×1024
C.元素Z、R的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相互反应生成的盐溶液呈中性或碱性
D.元素Y、R分别与元素X形成的化合物的热稳定性:XmYXmR
10.如图是一种可充电的锂离子电池充、放电的工作示意图。该电池的反应式为:
LiMnO2 + C6 Li1-x MnO2 + LixC6
(LixC6表示锂原子嵌入石墨形成的复合材料,LiMnO2表示含锂原子的MnO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K与N相接时,A极为负极,该电极反应式为:LixC6 - xeˉ= C6 + xLi+
B.在整个充电或放电过程中都只存在一种形式的能量转化
C.K与N相接时,Li+由A极区迁移到B极区
D.K与M相接时,A极发生氧化反应,LiMnO2 -xeˉ = Li1-xMnO2 + xLi+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按系统命名法,有机物的命名为2,2,4,4 –四甲基-3,3,5-三乙基己烷
B.乙醇发生消去反应、乙醇氧化为乙醛、乙酸的酯化反应中均是C-O键发生断裂
C.叶酸的结构如右图所示,叶酸可以发生酯化、水解、氧化、加成等反应
D.荧光黄结构为,其分子式为C20H12O5,其中最多有9个碳原子共平面
12.关于下列各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化学方程式
平衡常数K
F2+H22HF
6.5×1095
Cl2+H22HCl
2.6×1033
Br2+H22HBr
1.9×1019
I2 + H22HI
8.7×102
图 甲 表 乙 图 丙
A.已知CO的燃烧热283kJ/mol,2H2(g)+O2(g)=2H2O(g);ΔH= - 483.6kJ/mol,则图甲表示CO和H2O(g)生成CO2和H2的能量变化
B.某温度下,pH=11的NH3·H2O和pH=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后(不考虑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的溶液中NH4+、NH3·H2O与NH3三种微粒的平衡浓度之和为0.05mol·Lˉ1
C.在常温下,X2(g)和H2反应生成HX的平衡常数如表乙所示,仅依据K的变化,就可以说明在相同条件下,平衡时X2(从F2到I2)的转化率逐渐降低,且X2与H2反应的剧烈程度逐渐减弱
D.图丙中曲线表示常温下向弱酸HA的稀溶液中加水稀释过程中,的变化情况
13.固体粉末X中可能含有FeO、Fe2O3、MnO2、K2SiO3、K2SO3、KAlO2、MgCl2、K2CO3、NaNO2中的若干种。为确定该固体粉末的成分,现取X进行连续实验,实验过程及产物如下:
根据上述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甲中一定含有K2SiO3、NaNO2、可能含有KAlO2、K2CO3
B.由于在溶液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后再加入BaCl2溶液,因此无法判断溶液中是否有K2SO3
C.气体A和气体B一定均为纯净物
D.原混合物中一定含有Fe2O326.(15分)已知:相同的两种元素组成的四种微粒A、B、C、D的质子数依次增多, A、B、C、D的电子数如表(A、B、C、D有两组可能),且D中的电子数等于质子数。 其中B1的沸点比B2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0 C语言基础.doc
- 10-11-1B房屋建筑学试卷.doc
- 10-CT的图像重建.ppt
- 10 A Project Is Not a Black Box.ppt
- 10.4 芳环上的C-烷化.ppt
- 100A回路电阻测试仪.ppt
- 100测评网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同步测试卷第六单元测试题B.doc
- 10内科B卷.doc
- 100分领导干部的礼仪修养.doc
- 100329冷泉居住区西B区设计方案.doc
- 岸基供电系统 第4部分:工频电源.pdf
- 人教版八下英语Unit 5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rainstorm came_测试卷.docx
- 热带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程 木薯.pdf
- 草原防火阻隔带建设技术规程.pdf
- 渔用气胀救生筏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pdf
- 浙江省杭州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docx
- 重庆市渝北区六校联盟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教学大练兵语文试卷.docx
- 食品安全-花椒籽油 (2).pdf
- 2025年海博思创分析报告:储能集成“小巨人”,国内外业务进展可期.pdf
- 地理标志产品 宽城板栗.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