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病理学.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细胞病理学

脱落细胞学技术 1.常用固定液(填空)(1)95%乙醇固定液(2)乙醚乙醇固定液 (3)氯仿乙醇 2.固定时间:(填空)一般为15~30min。 3.染色方法(填空) (1)H-E染色 (2)巴氏染色 (3)瑞-吉氏染色 4.封固涂片(填空)用二甲苯调配的中性树脂胶进行封固。 标本固定的目的:主要是保持细胞的自然形态,防止细胞自溶和细菌所致的腐败;固定液能沉淀和凝固细胞内的蛋白质,并能破坏细胞内的溶酶体,从而细胞结构清晰并易于着色,所以固定愈快,细胞愈新鲜,染色效果愈好。 巴氏五级法:(问答题) Ⅰ级:涂片中只见正常细胞和少量一般炎症细胞。 Ⅱ级:涂片中有较多一般炎症细胞或有少量轻度核异型细胞。 Ⅲ级:涂片中有较多核异型细胞,怀疑为恶性肿瘤。 Ⅳ级:涂片中有较多重度核异型细胞,高度怀疑为恶性肿瘤。 Ⅴ级:涂片中有典型恶性肿瘤细胞而且数量较多,肯定为恶性肿瘤。 液基细胞学技术的优点:(问答题) ①涂片上细胞分布均匀、分布范围小、背景清晰。 ②筛检简便、快速。 ③能提高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④能显著降低标本的不满意率。 ⑤可用于原位杂交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 宫颈脱落细胞学概述 细胞病理学(cytopathology): 是检验医学的一个分支,是通过检查细胞的形态结构,进行健康和疾病的筛查、诊断和研究,即对无症状个体进行癌前病变的筛检,对有症状或有体征患者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脱落细胞学的概念: 脱落细胞学是利用各种采集器采取人体各个部位,特别是官腔、器官表面的脱落细胞或用细针直接吸取病变器官及肿物获得的细胞,经不同方法染 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些细胞形态,从而做出诊断的一门临床检验学科,故又称为临床细胞学、诊断细胞学或细胞病理学。脱落细胞学是病理学的一个分支,也是病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上皮细胞功能分为4种:鳞状上皮、分泌性腺上皮、纤毛上皮和间皮细胞。 鳞状上皮由多层上皮组成,通常分为4层。 ①基底层细胞:最小,直径约为10μm,正常情况下罕见,是唯一具有有丝分裂能力的细胞,核浆比为1:(0.5~1)。 ②副底层细胞:直径约为10-15μm,由2-3层圆形细胞组成,核浆比为1:(1~2)。 ③中层细胞:直径约为15-40μm,由数层多边形细胞组成,核浆比为1:(2~3)。 ④表层细胞:最大,直径约为40-60μm,由各种多边形细胞组成,核浆比为1:(3~5)。 基底层、副底层、中层的细胞核呈球圆形或卵圆形,染色质颗粒疏松,直径约8μm。 表层非角化型鳞状上皮细胞有小的胞核,但致密、染色深,核质交界处有狭窄空晕,核多固缩。 宫颈脱落细胞炎症反应性改变 细胞炎症反应性改变时,基本病理变化包括:退行性变化 、细胞再生、化生、细胞增生性变化 细胞的退行性变化包括:细胞的变性 和 坏死。 细胞的退行性变化根据发生起因可分为:生理性、病理性 和 人工性 三种。 在较大的癌细胞中,核周围绕多个小空泡并呈淡灰蓝色是粘液腺癌细胞的特点。 子宫颈鳞状上皮细胞:癌前病变细胞与癌细胞:(由轻到重)1、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 2、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3、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4、鳞状细胞癌 细胞变性:细胞内或间质内出现某些异常物质或原有物质沉积过多。如细胞水肿,空泡变性。 细胞坏死:细胞的病理性死亡。 再生:细胞死亡或消失后由同类细胞新生来补充。 化生:一种已分化成熟的组织在慢性炎症或其他理化因素作用下,在形态和功能上均转变为另一种成熟的组织的过程。 增生(指非肿瘤性增生):多由慢性炎症或其它理化因素刺激所致的上皮细胞分裂增殖增强,数目增多,常伴有细胞体积增大。 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或过度分化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了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这种新生物常形成局部肿块。 异型性:肿瘤组织无论在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上,都与其发源的正常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称为异型性。 化生的鳞状上皮细胞分为:未成熟型 和 成熟型两种。 细胞的退行性变化包括:细胞的变性 和 坏死。 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 (1) 无明确诊断意义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 (2)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不除外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细胞坏死(三种表现) a.核固缩:细胞核体积缩小,着色深,形状不规则。 b.核碎裂:细胞核破裂,形成数个染色深的碎片分散于细胞浆内。 c.核溶解:细胞核只留下隐约可见的影子,核结构完全不存在。 未成熟鳞化细胞形态特点: 因增生的储备细胞只达深棘层细胞的成熟度,所以涂片中的鳞化细胞与外底层细胞相似。多数成圆形或椭圆形,少数呈星形,梭形或蝌蚪形;胞核轻度增大,但形状规则,染色质分布较

文档评论(0)

zhangh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