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课家乡的古建筑和民俗文化
第三课 家乡的古建筑和民俗文化
华容中学 高军华
历史悠久的古建筑
八角亭 位于华容镇刘花村八角杨。为华容古景之一,为佛教圣地。八角亭呈八角之状,是佛教信徒为纪念佛祖释迦牟尼,仿照金丝帽的样式而建,亭上八角代表八个高徒。亭由座、身、顶三部分组成,座为折角的砖砌须弥座;身为多角的砖砌墙,顶呈锥形多层屋檐,檐上系铜铃,造型玲珑华丽。1957年拆毁,2007年群众自发恢复寺庙南朝梁为华容寺、唐为禅林寺、宋代至清康熙时为华容寺。位于镇北0.5公里,始建于南朝梁。殿中有石刻旧经及梁武陵王萧纪撰华容寺碑。此碑在宋王象之撰《舆地纪胜》时已在武昌。武昌县志载:“唐贞观中,庵前有一树,树上有藤,每见一病鼠无毛,沿树而食,半月余毛生。当时,文皇圣体不豫,僧惠光采其藤以进,曰‘百灵藤’。帝服之,疾愈。惠光求归,御札建寺以处,名曰‘椫林’。开元二十五年(737年)重建华容寺。元和中(约812—815年),马祖师重建,后毁于兵明洪武元年(1368年),普铭修庙。1950年有庙宇三栋,值抗美援朝期间,在寺内建荣军医院,1954年改为华容完全小学,1956年建鄂城第三学,1968年华容高中,1992年居士徐桂英在原基西面购得韩畈小学一所重建,因与学校相连规模不大,2005年经省民委批准,移至距原址东南200米处重建。
位于华容镇何庄村北一座小石山上,从前有一天然石阁,高3米多。“姜氏统宗谱”载,明天顺三年已卯年,姜伯辅以举人任南京刑部员外郎,出任镇江知府。处理当地一大案。伯辅到任后,不受贿赂,执法不饶,处斩富豪独生子。富豪贿一地师,遂将天然石阁斫倒,阁下一对金鸡一伤一飞。当时有龙田,凤岗“就地建阁以镇其地”。明代万历年间邑绅姜俣等建寺。明崇祯庚午年,修第二栋庙宇。康熙六十一年,姜氏族为首者吉土、维工、方庭、则明诸杰士又在阁下建一观音殿。清·乾隆八年生员姜世表等重修,兴盛时寺院僧尼数十人,寺院设有义学和姜氏图书馆等,有庙田9亩、地12.3亩、菜园3大块,水塘一口1960年因修武黄公路炸石,阁及寺庙被毁。1994年经华容区人民政府批准重修。
原名关帝庙,坐落在华容镇芦花村高家大塆东南,古华容镇街中间,坐北朝南,一进三栋,前齐官街,后抵城墙。始建于大明崇祯乙亥年(1635年),资金来源主要是高姓氏族。清咸丰二年(1852年),太平天国三十六王烧毁老华容街廨署时,关圣寺遭兵燹。光绪十二年临济正宗住持僧觉开募建。1949年后,将关帝庙乡乡政府设在此。1956年破除建信将庙宇拆毁。1994年,高姓友生及居士杨妙波发起捐建,改名关圣。
雨霁夕阳过此山,伫看景物异尘寰。
孤云斜锁空林静,幽涧回环古石闲。
流水逐花花逐水,淡烟笼树树笼烟。
丹丘谁料人间有,仙境清凉一味禅。舞狮起源于南北朝。现已成为节日、重大庆典民间艺术。一般由两人合作扮一头大狮。另一人扮武士手拿绣球引导并开拳踢打令狮起舞。华容镇周汤、周杨春节有舞狮的习俗。周杨村有“八虎闯幽”、“四平拳”、“杨家枪”、“单、双刀对花枪”等拳术表演,将武术与舞狮有机地融合。
龙灯舞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传说炎黄子孙为龙的传人。龙为吉祥之物,玩龙灯在汉代已普遍流行。华容春节至元宵以及重大庆典历来都有玩灯的习俗。人们把美好的愿望寄托于龙的形象,祈求龙神赐福保平安。龙灯用竹木扎成龙头、龙身、龙尾,以红、黄、绿、蓝、白、乌各色彩布包裹而成,龙身分为若干节,一般为单数,分别为9节、11节、13节不等。每节间距5尺。龙珠内点蜡烛的为“愿灯”,按民俗必须一连玩3年,不点蜡烛的为“布灯”,玩1年即可,玩灯人数依节而定。龙灯的表演形式有“一龙带九蛟”、“二龙绣珠”、“舞龙摆尾”、“九龙下海”等等,每到一处,群众摆香案、燃鞭炮迎接。华容在玩灯之前必须先到周家大塆化船山,经周姓人家祭拜龙神和周姓祖先周之遥以后方可沿街行上水举行,否则不得在镇域内玩灯。不论1年或3年玩灯结束,再到化船山举行祭拜火化送龙神。华容镇姜氏“百节龙”独具特色。熊皮蔡家塆有“蔡大苕灯”,龙身扎得大,可随风腾飞,系用600斤石磙扎在龙头上,举龙头的人需力大无穷,只有蔡大苕能举起,因此得名;高氏有婆婆灯,一色由妇女组成。现有华容镇华容街、胡姓氏族、陈姓氏族龙灯队。华容陶塘畈叶姓4个自然塆和桥头廖村。玩灯踩高跷。将10—15岁的小孩化装成汉戏演员。脚踩3—4尺高的木跷。有“大赐福”、“打花鼓”等角色。结队而行,人们翘首观看。欢声雷动。清代思竹樵诗:“捷足居然逐队高,步虚应许快关曹。笑他立脚无根据,也在人间走一遭。”20世纪50年代华容镇各村小孩常将踩高跷当做一项体育活动。
表演者3人,1人饰女子,1人饰艄公,1人饰艄婆,伴奏伴唱者10余人不等。彩船用竹木制作骨架,下为舟形,长约五、六尺,上为塔形,楼阁盖顶,皆用各色彩纸(或绸布)裱糊而成。船中立一妙龄女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