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君之课时同步君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第1.4 古代的经济政策) Word版含答案.docVIP

试题君之课时同步君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第1.4 古代的经济政策) Word版含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题君之课时同步君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第1.4 古代的经济政策) Word版含答案.doc

绝密★启用前 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卷共12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A.井田制瓦解 B.工商食官制度形成 C.分封制破坏 D.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2.土地制度是古代的主要制度。汉代以后地券或地契是买卖双方私人之间所立的文契。此外还有政府官方发给田地所有人的产权证明文件。这主要说明 A.土地买卖相当频繁 B.土地所有权登记制度已出现 C.体现了“耕者有其田” D.土地所有权完全由国家控制 3.在谈到中国古代某一制度时,《新全球史》提出:“其目的在于确保土地的平均分配,以避免出现类似于汉朝的土地兼并。这项制度根据土地的贫瘠和受地者的需要将土地分配给个人及其家庭。”据此可以推断出这一制度 A.自曹魏开始实行至唐朝废止 B.从根本上阻止了土地兼并 C.平均分配了全国土地 D.反映了封建国家与大地主之间的矛盾 4.汉武帝时期,改变了过去郡国贡献各自为政的办法,统一派遣宫吏将所要征收的贡赋,折成当地出产丰饶的土特产品收上来,一部分运往京师供应朝廷,另一部分像商贾那样运往需要这些物品的地区转手获利。这一措施 A.解决了封国对中央的威胁 B.改变了政府税收的主要来源 C.体现了政府的抑商政策 D.抬高了部分地区的商品价格 5.禁榷制度是中国古代政府对某些特定商品实行专营的制度。宋人韦骧评述道:“榷财之制非古也,自汉武始之矣。……晋、魏、隋、唐以来,皆沿而为法,盖后世财用浸阔,不可一日无榷也。”禁榷制度 A.强化君主专制是前提 B.有利于增长国家财政 C.弱化了重农抑商政策 D.是历代王朝采用的经济政策 6.圣历三年(700年),官员崔融上奏曰:“上自天子,下至庶人,莫不挥以鸾刀烹之鹤鼎,所以充庖厨”,“今若禁屠宰……恐违圣人之达训,紊明主之善经。且如江南诸州,乃以鱼为命;河西诸国,以肉为斋。一朝禁止,百姓劳弊,富者未革,贫者难堪”。崔融的主要目的是 A.反对朝廷的禁屠宰政策 B.强调南北饮食风俗差异 C.主张消除社会贫富分化 D.倡导饮食结构丰富多样 7.下表信息反映出 汉武帝时期 实行盐铁官营 唐宋时期 政府不仅不排斥手工业者和商人的经营活动,相反,把手工业者和商人纳入国家专卖制度中的生产环节和销售环节,国家只在批发环节上控制商品经营 明清时期 国家对盐实行专卖,其他商品都可以自由经营 A.政府实行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政策 B.政府专卖制度已严重影响到商业发展 C.民间贸易完全突破了官府的限制 D.政府对工商业经营管理方式的调整 8.伊恩·莫里斯在《西方将主宰多久》一书中写道:“大多数中国皇帝担心的,不是自己如何获得更多财富,而是外贸可能使不受欢迎的商人阶层致富。”为此明清皇帝采取的政策是 A.海禁和闭关锁国 B.工商皆本C.重农抑商D.断绝中西贸易 .明朝官员谢杰在《虔台倭纂》中指出:“寇与商同是人,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始之禁禁商,后之禁禁寇。禁之愈严而寇愈盛。片板不许下海,艨艟巨舰反蔽江而来;寸货不许番,子女玉帛恒满载而去……于是海滨人人皆贼,有诛之不可胜诛者。”该作者旨在强调海禁政策 A.激化中日矛盾 B.阻断中外经济交流 C.加剧内忧外患 D.防范东南沿海倭患 .清代前期实行“海禁”政策,只开一处对外通商。此处是 A.上海B.广州C.天津D.厦门 A.体现了闭关锁国的政策 B.提高了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C.保护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D.反映了对海关的严格监管控制 12.在世界步入近代时,中国日益落伍的直接原因是 A.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B.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C.明清时期的闭关政策D.商品经济发展不充分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卷共2小题。13~14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材料一 宋代,土地买卖和转移加快,中小地主增加,官田已不再是主要的土地占有形式,大多数土地被大官僚、大地主兼并占有,形成私人田庄,有少部分土地归自耕农所有。宋代租佃制更为普遍,地主和佃农签订一年或几年的租佃契约,出让土地使用权以收取地租。《宋刑统》和敕都确认租佃制度,维护地主的权益。宋律规定,租佃契约到期,租佃关系结束,农民可以另租土地,地主可以另佃。契约未到期,禁止佃户逃离,也不允许地主私自处置佃农,不得随意撤佃。佃户欠租,官府要以强力帮助地主索取。尽管当时佃户的法律地位很低,但与“部曲制”的部曲(唐以前地主豪强私家的部属、家仆,身份地位比奴婢略高)相比,地位和处境好一些。 ——《宋朝的租佃制》 材料二 在永佃制之下,农民有很大的经营自主权,能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yx0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