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doc
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 【基础梳理】
【名师大讲坛】1.有人说:“看千年中国去西安,看百年中国去上海。”近代以来与上海有关的大事
(1)鸦片战争后,上海是最早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
(2)曾国藩和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派开办的最大的近代军事工业。
(3)1872年《申报》在上海创办,是中国第一家商业性报纸。
(4)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5)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称《新青年》),新文化运动开始。
(6)1919年,五四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
(7)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诞生。
(8)1937年,日军发动八一三事变,大举进攻上海,三个月后上海沦陷。
2.清朝初年的强令剃发留辩到民国时期颁布“剪辫令”,表面上是发式的变化,实质是中国从封建专制向民主共和、从生活封建化到生活近代化的转变。
3.民国初期,民国政府促进中国的社会习俗改变的原因
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资产阶级在对旧的社会制度加以改造的同时,也对与封建专制制度相伴随的陈规陋习加以改造,荡涤封建制度的污泥浊水。
【课时训练】一、选择题
1.下列近代交通工具,最先传入中国的是( )
A.轮船、汽车 B.飞机、火车
C.汽车、飞机 D.轮船、火车
2. 1901年,一位上海A.1898年 B.1912年
C.1919年 D.1949年
6.“番菜争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先尝。刀叉耀眼盆盘洁,我爱香槟酒一斛。”这首诗主要反映了中国近代( )
A.饮食习俗的变化 B.文化娱乐的大众化
C.服饰发型的革命化 D.称谓礼仪的平等化
7. 1932年上海一女仆给北京的男主人通话,下列通话符合当时时代特点的是( )
A.大人,你什么时候回来?
B.老爷,你家小姐生病了
C.先生,北京学生缠足的很多吧。
D.先生,太太请你换件中山装。
8. 1898年,袁世凯为慈禧祝寿,进贡一辆汽车。不料,慈禧仅坐一次便不用了。原来,汽车解决不了尊卑问题,司机不跪且坐,还坐在慈禧的前面。这一史实从本质上说明了( )
A.慈禧的盲目自大
B.封建观念是近代化的强大阻力
C.中国开始接纳西方的物质文明
D.袁世凯送礼忽视了中国国情
9.下列反映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说法不正确的
是( )
A.轮船只是在沿海沿江的口岸城市才出现
B.电影和报纸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发行
C.照相是极少数有钱人家的奢侈享受
D.传统的社会习俗很难在短时间内完全改变
二、非选择题
10.近代中国的大门被资本主义列强打开,我们的领土被割占、资源被掠夺。但同时欧风美雨也把西方的近代文明带到了中国。下图,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近代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近代火车 早期电话 《定军山》剧照
(1)交通方面通方面文化生活方面出现了火车、轮船,大大加快了人们的出行速度。19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开始有了有线电报,后来有了无线电报和电话,使人们远距离的联系变得非常的便捷。人们的生活中开始有了相片,可以看电影;看报纸等。
鲁迅在《头发的故事》中说,“我”奶奶时闹太平天国,“全留着头发的被官兵杀,还是辫子的便被长毛(太平军)杀。”“我”留学时剪了辫子遭同学厌恶,回国后,买了条假辫子应付。直至后来索性“废了假辫子,穿着西装在街上走。”
请回答:
(1)你认为材料中的官兵应该是什么军队?2)废了辫子穿西装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剪辫风波》
(旁白:1912年,孙中山颁布“剪辫令”后,人们纷纷响应。革命军在街头剪辫,被剪辫的人有的高兴,有的则痛苦不已。)
革命军:革命!革命!剪辫子,闹革命!(行人甲经过)
革命军:老乡!还留着这大清的尾巴!来,剪了它!
行人甲:不!不!毛发乃父母所生,留了一辈子了,我可舍不得。(甲终被革命军剪掉了辫子)
行人乙:快来看啊,瞧这假洋鬼子!
行人丙;嘿!你可真够胆子大的!
行人丁:我可不剪,万一大清又回来了可怎么办?
第二幕 宣读《礼制》
(旁白:1912年8月17日,孙中山以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名义正式公布《礼制》。)
第一条:男子礼为脱帽鞠躬。
第二条:庆典、礼典、婚礼、丧礼、聘问,用脱帽三鞠躬礼。
第三条:公宴、公礼及寻常庆吊、交际宴会用脱帽一鞠躬礼。
第四条:寻常相间,用脱帽礼。
第五条:军人警察有特别规定者,不适用本制。
第六条:女子用礼适用第二、三条之规定,但不脱帽。寻常相间,用一鞠躬礼。
第七条:本制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请回答:
(1)从剪辫风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