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卷]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VIP

[套卷]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套卷]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

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9) 1-3题。(93分) 1.下列有关“和谐”与“文化”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 B.信息和人员的大量流动使城市之中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异域文化和本土文化、移 C.越越多的城市管理者认识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兼顾历史和未的多元文D.城市由形形色色的人组成,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军事、贸易和迁徙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人们对“和谐城市”模式的探讨,数百年从没有停止过。从“乌托邦”开始的一系 B.随着环境等问题的日趋严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应运而生。各国政府提出的发展战 C.作者强调了立足于人与自然、人与人、精神 D.多元文化的和谐共存、城市经济的和谐发展、科技时代的和谐生活、社区细胞的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和谐”作为一种理念或理想,早就蕴含在中国古代文化典籍如《礼记》《论语》中; B.多少年,人们一直对“和谐城市”的理念进行探讨; C.古希腊的另一位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进一步提出“看不见的和谐比看得到的和谐更 D.在《理想国》和《法律篇》里,柏拉图开始寻求社会将获得非常和谐的发展、各个阶级 二、古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7题。 (选自《旧唐书·房玄龄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工草隶,善属文 属:写作 B.文约理赡 赡:充足 C.潜引入阁计事 潜:偷偷地,暗中 D.仍知门下省事 知:了解 5.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能直接表明房玄龄贤德的一组是 ( )(3分) ①朕无后顾之忧矣 ②玄龄独先收人物,致之幕府 ③玄龄屡上言敌不可轻,尤宜诫慎 ④拜太子少师,固让不受 ⑤闻人有善,若已有之 ⑥废朝三日 A.①②⑥ B.③④⑥ C.②③⑤ D.①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房玄龄早慧多才,很有孝心。房玄龄从小就很聪明,博览经史,书法、文章俱佳;父亲生病时间很长,他尽心服侍,就连睡觉都顾不上。 B.房玄龄与唐太宗李世民一见如故。房玄龄尽心尽力为李世民出谋划策,延揽人才;如遇到谋士、将才,他就暗中结交他们,并让他们甘心为太宗出力。 C.房玄龄深受唐太宗信任、重用。房玄龄一度因为被人中伤,被高祖驱斥,后又被太宗召回。贞观元年,进爵邢国公,赐实封千三百户,拜太子少师。 D.房玄龄与唐太宗情深意重。李世民将房玄龄比之于汉高祖的萧何。房玄龄病重之际,得到了皇帝的厚待。太宗为方便派人探视,凿开宫墙开门;还亲自登门,握着他的手问候。 7.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不以求备取人,不以己长格物,随能收叙,无隔卑贱。(5分) (2)若微得减损,太宗即喜见颜色;如闻增剧,便为改容凄怆。(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一) 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这首诗选用了哪些物象表现初夏这一时令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诗中哪一个字最能表达诗人的情感?请作简要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2),虽九死其犹未悔。,终不察夫民心。(屈原《离骚》) (3)风急天高猿啸哀,。,不尽长江滚滚。(杜甫《登高》)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将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大题号涂黑。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棉花被子 衣向东 (13)棉被因为吃足了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yx0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