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消渴病(2型糖尿病)中医基本诊疗路径
消渴病(2 型糖尿病)中医基本诊疗路径
(住院 试行)
一、消渴病(2型糖尿病)中医基本诊疗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消渴病(TCD 编码:BNV060)(2型糖尿病ICD-10编码:E11.900),进行高血糖控制及血管并发症筛查。
(二)诊断依据
【中医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新药治疗糖尿病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年版)以及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2007年版),《中医内科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年8月第1版)。
1.口渴多饮、多食易饥、尿频量多、形体消瘦或尿有甜味等具有特征性的临床症状,是诊断消渴病的主要依据。
2.有的患者“三多”症状不著,但若于中年之后发病,且嗜食膏粱厚味,以及病久并发眩晕、肺痨、胸痹心痛、中风、雀目、疮痈等病证者,应考虑消渴可能。
3.由于本病的发生与禀赋不足有较为密切的关系,故消渴病的家族史可供诊断参考。
【西医诊断】:根据《WHO 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1.有糖尿病症状(典型症状包括多饮、多尿和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等)者满足以下标准中一项即可诊断糖尿病:
(1)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11.1mmol/L (200mg/dl);
(2)空腹(禁食时间大于8小时)血浆葡萄糖≥7.0mmol/L (126mg/dl);
(3)75g葡萄糖负荷后2小时血浆葡萄糖≥11.1mmol/L (200mg/dl)。
2.无糖尿病症状者,需改日重复检查确诊。
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消渴病(TCD 编码:BNV060)和2型糖尿病(ICD-10 编码:E11.900)。
2.除外1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及其他因素所导致的血糖升高。
3.符合消渴(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并经临床医师判断需要住院治疗。
4.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如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四)治疗原则
1.控制血糖,使其尽量达到或接近中国2型糖尿病的控制目标。
2.筛查血管(大血管、微血管)及其他慢性并发症。
3.进行糖尿病知识教育,使患者掌握出院后自我管理的方法。
4.全方位干预糖尿病危险因素。
糖尿病患者的控制目标
理想 良好 差 血糖(mmol/L) 空腹 4.4~6.1 ≤7.0 7.0
非空腹 4.4~8.0 ≤10.0 10.0
HbA1c(%) 6.5 6.5~7.5 7.5
血压(mmHg) 130/80 130/80~ ≥140/90
140/90
BMI(kg/m2) 男性 25 27 ≥27
女性 24 26 ≥26
TC(mmol/L) 4.5 ≥4.5 ≥6.0
HDL-C(mmol/L) 1.1 1.1~0.9 0.9
TG(mmol/L) 1.5 1.5~2.2 2.2
LDL-C(mmol/L) 2.6 2.6~3.3 3.3
(未合并冠心病者)
(五)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1.中医辨证论治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新药治疗糖尿病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和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中医防治指指南》(2007 年),《中医内科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
(1)中医治疗主要证型:
①阴虚热盛型
主症:口渴喜饮、多食易饥、尿赤便秘
次症:咽干口燥、心烦畏热,形体消瘦
舌脉:舌红,苔黄、脉滑数或弦数
治法:清热养阴生津
选方:消渴方合白虎加人参汤。生地、天花粉、黄连,人参、粳米、甘草、生石膏、知母。
加减:热伤肺阴可取二冬汤:天冬、麦冬、天花粉、黄芩、知母、人参、荷叶、甘草;肠燥津枯,大便不通,舌红少津,苔黄燥可用增液承气汤:生地、玄参、麦冬、大黄、芒硝。
②肾阴亏虚型
主症:口干口渴,少寐多梦,小便频数量多,大便干,腰膝酸软,五心烦热。
次症:口干唇燥,形体虚弱;
舌脉:舌红赤,少苔,脉沉细数。
治法:补肾养阴。
选方:六味地黄汤或知柏地黄汤《景岳全书》)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U8V11.1培训课件9U8V11.1新版功能介绍生产制造幻灯片.ppt VIP
- GB_T 9711-2023 石油天然气工业 管线输送系统用钢管.pdf VIP
- 1kv母线调试报告.pdf VIP
- 过滤实验-课件.ppt VIP
- GB_T 14264-2024 半导体材料术语.pdf VIP
- 消防系统的联动常见故障.ppt VIP
- (完整版)供应商合规管理制度 .pdf VIP
- JBT 12786-2016 升降工作平台 术语与分类.pdf VIP
- 2024东南亚电商市场报告.pptx VIP
- 第七单元 跨学科主题学习——项目开展,探究丝绸之路 学习任务单 苏科版初中信息科技七年级下册.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