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海岸环境变迁与保护.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八章海岸环境变迁与保护

第八章 海岸環境變遷與保護 第一節 海岸地區與永續發展 一、位置與範圍 海岸地區定義:為於海洋與陸地交界處,由陸地、海洋、生物三部分組成 1、濱海陸地:以平均海水面至最近海岸山稜線,或至地形、植被有顯著變化之處,或至濱海主要公路、行政區界等明確之處為界,一般以距海岸線 3 公里左右為原則。 2、近岸海域:以平均海水面至等深線 30 公尺,或平均海水面向海 6 公里處,取其距離較長者為界,且不超過領海範圍為限。 二、臺灣的海岸 區域 類型 北部 海岬與海灣相間,除海灣內常見沙灘外,幾為岩岸 東部 以斷層作用形成的陡直岩岸為主,花蓮至台東海岸多海階地形,局部地區有堆積性的沙岸出現 西部 由沉積物堆積形成的沙岸,西南段沙洲與潟湖地形發達 南部 珊瑚礁構成的岩岸 (1)?北部岬灣海岸:西起淡水河口,東到三貂角,全長 85 公里,岬角和海灣因差異侵蝕而交互出現。本區有極為獨特的海蝕景觀,如野柳的蕈狀石和燭臺石、和平島的海蝕洞、八斗子的海蝕平臺等,這些地貌都是受到季風、降雨及地殼運動所產生的特殊地質,極具保存、觀賞價值。 (2)?西部洲潟海岸:從淡水河口南岸到屏東?楓港附近,長 460 公里。本區海岸線平直,早期由於河川輸沙量大,再加上沿岸流作用,所以在沿海形成海埔新生地、沙洲、潮汐灘地、沙嘴、潟湖等地形,屬於堆積性海岸。西部海岸大致以大肚溪為界,以北是沙質灘地,以南則屬泥質灘地。 (3)?南部珊瑚礁海岸:以恆春半島為主,海邊裙礁寬窄不一,海蝕溝垂直切割入海,加上石灰岩容易受到雨水侵蝕,因此岸邊地形崎嶇不平;而內陸則有較古老的隆起珊瑚礁石灰岩分布。 (4)?東部斷層海岸:北起三貂角,南到恆春半島?旭海一帶,大體而言,海岸相當平直,只有少數的海灣與海岬。北端從頭城到北方澳有蘭陽溪所形成的沖積扇及數列平行的海岸沙丘;北方澳至花蓮、臺東至恆春半島出風鼻之間的海岸,則為斷層海岸,山脈直逼海邊,腹地狹小,並有曲折多變的岬灣海岸,另外在河口附近也有三角洲存在;而花蓮到臺東間的海岸則多海階地形、隆起海蝕平臺、海蝕洞、海蝕凹壁海蝕柱等。 三、海岸環境衝擊 1、全球氣候變遷:全球暖化對沿海低窪區、珊瑚礁島國家帶來影響。海平面上升將使低窪地區洪患、河海堤功能消失,以及濱海工業區、垃圾處理廠、近海養殖池等土地損失。如中國?珠江三角洲、埃及的尼羅河口、孟加拉的恆河口等,將有大面積海岸平原受害;太平洋等島嶼國家亦將嚴重受害。 2、海岸土地利用:對海岸景觀和生態造成衝擊。如:消波塊。 3、內陸水庫影響:水庫攔截輸沙,導致沿岸地形變化,進而加速海岸侵蝕問題。內河的改道同樣會造成下游的水、碳和營養鹽減少,這便有可能降低大陸棚上的浮力作用,導致上升流減弱(上升流正是支持大陸棚生物生長所需的主要營養物質來源),而營養鹽減少也意味著水生物所需食物的減少和生物多樣性的損失。 4、海岸設施:突堤效應引發海岸的侵蝕、堆積作用變化。 5、生態敏感區:海岸環境的脆弱與敏感性,皆需要保護措施。如:西南部的地層下陷問題導因於養殖漁業的過度超抽地下水,造成地層下陷、海水倒灌。屏東的佳冬、林邊為地層下陷最嚴重之地區。 四、海岸環境變遷分析 利用GIS將不同時期的地圖轉換到同一個坐標系統進行海岸線變遷的比對,其主要步驟如下: 1、取得不同年代的地圖:利用不同時期的海岸地形圖,取得當時的海岸線位置。 2、地圖掃描:利用掃瞄儀掃瞄,產生不同年代的地圖影像檔。 3、地圖定位:利用地圖上的坐標網格或地表,賦予每張地圖相同的座標。 4、地圖數化:利用GIS軟體將海岸影像檔轉換成向量的海岸線。 5、地圖套疊:利用GIS的疊圖分析功能將不同時期海岸線套疊,即可觀察、分析海岸線的變遷。 ※牛刀小試 1、根據海岸的成因與特徵,可將臺灣海岸分為如右圖中甲、乙、丙、丁四段。請問: (1)?「站在此地向海眺望,可見灘地寬闊,遠處白浪條條,近岸地帶則蚵架、魚塭廣布。」上述文句所描述的景觀最可能出現在哪段海岸? (A)甲 (B)乙 (C)丙 (D)丁。 答:D (2)?哪段海岸地形的特徵與中國東南丘陵區的谷灣式海岸最相似? (A)甲 (B)乙 (C)丙 (D)丁。 答:A (3)?乙段和丙段海岸分別有海階與珊瑚礁台地的分布,依此地形證據,可判斷這兩段海岸都具有哪種海岸地形作用的特徵? (A)侵蝕大於堆積 (B)堆積大於侵蝕 (C)陸地相對下降 (D)陸地相對上升。 答:D 2、臺灣島地形深受板塊活動影響,除有豐富的火山地形景觀外,陸地持續抬升中,加上四周環海、降雨非常豐沛,故具有多樣性的海岸地形及河流地形景觀。請問下列哪些海岸地形景觀可做為陸地相對於海平面上升的證據?(甲)海岸沙丘(乙)陸連島(丙)海階(丁)谷灣(戊)海蝕洞 (A)(甲)(乙) (B)(丙)(丁) (C)(乙

文档评论(0)

busuanz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