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卷]广东省东莞市南开实验学校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文)试题.docVIP

[套卷]广东省东莞市南开实验学校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文)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套卷]广东省东莞市南开实验学校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文)试题.doc

广东省东莞市南开实验学校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文)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 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从上述中国人重视姓氏这一现象中可以看出 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B.家族宗法观念浓厚 C.个人名利色彩鲜明 D.聚族而居根深蒂固 13.这个社会阶层“生活中,招徕、竞争、炫耀、斗胜、哄笑、人头攒动、声嘶力竭,无所不有。…… 他们无意追求典雅的意境、浓郁而迷茫的诗情……,他们所醉心的,是具有容量、具有情节的绵密的 故事,是能够直接地并情调热烈地满足感官享受的紧锣密鼓。”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科举制度的推行 C.坊市制度的实行 D.小农经济的发展 14.欧洲人口从1750年的14000万急剧地上升到1800年的18800万、1850年的26600万,这一增长 率比世界其他地区高得多。究其原因主要是 A.工业革命的开展??????????????????? B.民主制度的完善 C.殖民扩张的进行????????????????? ? ?D.自然环境的改善 15.美国老报人斯东在《苏格拉底的审判》中说,苏格拉底的死“在民主身上永远留下了一个污点。这乃是雅典的悲剧性罪行。”从公元前490年到公元前322年,雅典约有一半左右的政治家(包括伯利克里)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民众的惩罚。这些史实表明 A雅典政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 B.苏格拉底等人仇视民众,主张实行贵族政治 C直接民主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 雅典的民主政治保护了全体公民的利益“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没 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的话表明欧洲走向联 合的主要出发点是 A.保证自身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 B.争取在成员国之间实现商品、劳务和资本流通 C.密切西欧各国间的关系,维护欧洲安全 D.建立与美国平等的伙伴关系 17.《论语》记载:“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A.维护周礼 B实行仁政 强调教化 D为政以德 A.“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B.“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9.董仲舒认为“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不知变,而伤败乃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反映了“天人感应”的思想意图是规劝皇帝要行仁政带有浓厚迷信思想为维护君主的统治服务。 A.B.C.D. A.“仁” B.“心外无物” C.“理” D.“格物致知” 21.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自然是好,但“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重要的是先确立仁义这一根本。这位思想家可能孔子 B.董仲舒朱熹 D.陆九渊“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的理由是什么?(4分)董仲舒对孔子的学说有哪些发展?(6分) (2)请用史实说明宋明理学家是如何“为往圣继绝学”的?(5分) (3)依据以上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为什么儒家思想历经两千多年而不衰落。(9分) 39.(28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千年中华文明成就辉煌,但在一定的条件下,也会成为中国向前发展的包袱。先民修筑了万里长城,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但也限制了自己的视野和对外交往。先民开凿了大运河,沟通了中国南北,但这对于封建统治者来说,主要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满足了专制者游玩的需要。运河往来最多的是官吏们的游船和运送皇粮的漕船。中国拥有“四大发明”,这固然是中华民族的奇迹和骄傲,但是罗盘针可以导航亦可看风水;火药可以制造喜庆的鞭炮亦可制造杀人的武器。更为关键的似乎是文化的取向,中国有远航,郑和下西洋早在哥伦布诞生之前,但主要的目的不在于开辟国际贸易,对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提高生产力没有显而易见的深远的促进作用。 材料二 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古圣贤的道德、教诲、祖宗制度的成法,是古代辉煌的象征,同时也是进取的阻力。立论,言必称三代;著文,开篇子曰诗云;行事,祖宗成法不可更改。因循守旧,不思变革,是我们伟大民族的另一种“色彩”。 ——以上材料均摘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yx0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