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分析“社会生态史学”的启示与反思
分析“社会生态史学”的启示与反思
日本对中国东北地区侵略,并留下了丰富的史料,特别是满铁档案及相关机构留下的调查材料相对完整,间接造就了近代“满洲”研究在日本中国史研究中长期的热点地位。然而,不同于其他探讨日、俄帝国主义侵略以及中国的国民国家形成等“满洲”研究的主流作品,《“满洲”之成立-森林的耗尽与近代空间的形成》一书则比较综合。虽然使用的史料和其他“满洲”研究相仿,但它试图解决的却是一个头绪纷繁的问题一山海关之东北、黑龙江之南、乌苏里江之西这一以辽河流域为中心的地理区域,如何在空间上形成一个“满洲”社会的过程,以及此过程与该地区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
该书是合安富步(编者)、深尾叶子(编者)、永井廿、兼桥正人、原山煌、松重充浩、上田贵子7位研究者之作而成的论文集,分为4部,第1部“将密林一切为二的铁路”、第2部“全部道路都通往县城”、第3部“新权力结构的创造”、第4部“比较的视角”,共13章,再加上序章“手捧拜科夫( Nikolai Baikov)”和终章“森林的耗尽与近代空间形成-树状组织的出现”。该书的一部分或许可以定义为环境史②,而另外的部分又与社会、经济、政治诸要素密切关联,编者称其为“社会生态史学”的尝试,即不采取预设一个空间、时间范围为前提的套路,而是关注“生态一社会”系统的具体变化。③此项研究缘于两位编者早年同受施坚雅的定期市理论之影响④,之后,二位又达成了就“满洲”的生态系统、社会、经济、政治之相互关系进行综合研究的共识。安富步出身经济学,在金融学、经济史等研究领域成果颇丰。深尾叶子出身东洋史,常年致力于中国生态环境的考察。从1990年代起,深尾开始与安富合作,在陕西米脂杨家沟一带长期从事生态人类学调查。而由二位促成的“满洲”研究计划,则始于1999年。从研究发端至该书出版的10年间,撰稿者们大多分散在各地,但却因共同的兴趣不时碰头讨论、开会和调查。或许是出于这个原因,虽然此书成于7人之手,章节之间却不乏呼应,显得一气呵成。
在近代的背景下,东北地区的经济、社会、政治、自然诸因素如何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又如何共同构建了“满洲”的空间?该书的论述可能会为近代社会经济史和环境史研究提供某些启示,也留下一些可作深人讨论的空间。
一、近代“满洲”空间之形成及其特征
编者安富步对布罗代尔的总体史观相当推崇①,然而,该书并没有借用“长时段”这一讨论方式,相反,作者们将发生在短短半个世纪的“近代”巨变对东北地区的影响,清晰生动地展示在读者面前。而这种影响,集中体现在对“空间”的塑造上。该书主标题为“满洲的成立”,副标题为“森林的耗尽与近代空间的形成”。何谓“满洲的成立”?何谓“近代空间”?按照编者的说法,前者指的是地域上的东北地区如何成长为近代“满洲”社会的过程,后者指的是被近代的各种变化共同塑造出来的“空间”,不仅具有地理意义,更具有社会经济意义。②通过对这两层意义上的“空间”进行论述,作者们将“森林的消尽”这一自然生态的变化与政治、经济、社会诸因素联系起来。实际上,近年国内外讨论“近代”之意涵的论著已相当丰富③,然而像该书这样从空间出发的作品,窃以为并不多见。④
东北地区空间上的一系列变化,发端于日、俄在该地区的势力扩张。虽然清王朝也曾对“南满”招民开垦,在“北满”推行军屯,但东北地区作为清皇室用地,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大面积的森林仍得以留存。然而,在20世纪前半叶,东北地区生态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该书第1部论述的,便是与此相关的内容。与其他单纯探讨近代生态环境破坏史的作品不同,该书考虑得更多的是与自然生态相关的政治、经济、社会诸因素间的关系。
第1部主要内容为,以国家权力为背景,从俄国到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活动与近代科学发展互为表里,迅速推进。而与之相伴随,一套铁路与马车互相补充的运输系统在20世纪前半叶的东北地区逐渐形成。铁路的铺设建立在大批针叶林被砍伐用作枕木的基础之上,被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和蒙古草原包围的广阔平原地带,也为铁路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基础。到1940年代,东北铁路网的密度已经是关内的10倍。在早期铁路建设中被连接起来的城市,基本都成为大量华北移民的流人地。铁路网的扩大与城市及产业的发展互相促进,互为因果,最终彻底影响了整个东北地区的社会结构。至于马车系统,其发展则与来自西部蒙古草原的马匹与长白山脉的结实坚硬的宽叶树材相关。随着1905年安奉线建成,鸭绿江的宽叶树材被视作优质的马车材料而运往“满洲”各处。加之东北地区在一年里有相当长的时间处于严寒季节,无论是早田还是河川都被冻结,因此形成了便于马车运输的路况。之后东北地区的大豆成为国际化商品大量输出,铁路与马车相结合的运输系统更是发挥了重要作用,农
- 软件下载与安装、电脑疑难问题解决、office软件处理 + 关注
-
实名认证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