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梅雨季节对虾疾病的特征及防治
梅雨季节养殖对虾疾病的特征及防治
梅雨季节期的特点是阴雨天气持续时间长,降水量大,气压低等。此时正值对虾养殖生产放苗阶段或幼虾生长的初期阶段,在这一对虾养殖生产的关键时期,气温、水温的持续升高,病原微生物的迅速繁殖、生长,养殖投入饲料及各种杂物等腐败变质等因素,易引起养殖对虾产生应激反应,导致养殖对虾发病、死亡,造成早造虾养殖成功率低(成功率20%~50%)的现象。因此,了解梅雨季节对虾池塘水质变化特点及其对对虾健康的影响,并及时采取合理的调控及维护措施是养殖成功的关键。1 梅雨季节对虾池塘水质状况养殖池塘受梅雨天气影响,水质会出现以下几种变化:1.1 水体浑浊,水质偏瘦梅雨期间虾池塘水浑浊,特别是在大雨过后,透明度很低,泥沙等污物含量较多,透明度往往不足10cm。另一方面,由于水体透明度小、光照不足、雨水的经常稀释等原因,水中浮游植物繁殖缓慢,水质一般偏瘦。此时对虾易出现黄鳃、黑鳃、断须等症状。1.2 藻相难维护,水体透明度突变大梅雨期间,受阴雨天、雨水多的影响,水温较低(20~28℃)、光照强度(日光平均强度5000~7000Lux)较弱,对虾塘的藻相难于培育、维护,或经常发生“到藻”(浮游植物死亡)现象,水体微生态平衡被打破,导致池塘水体突然变清。此现象造成对虾易受惊跳塘、拒食。1.3 气压低,溶解氧偏低气压低的连绵阴雨天,光照条件差,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弱,水中溶氧的补给的数量少,而池中各种生物呼吸和有机物质分解都不间断地消耗氧气,以致水中溶氧供不应求。从而造成对虾沿池边缓游,虾浮头缺氧。1.4 底质恶化池底淤泥较厚(10cm 以上)的池塘,由于长时期的缺氧,进行无氧发酵,产生了大量的对鱼类有害、有毒的物质,如甲烷、硫化氢、氨氮等,用脚踩一下池底,便有大量的气体冒出来。水质恶化和闷热天气造成对虾食欲下降、甚至拒食,大量的残饵在水中发酵发臭,加剧了底质的恶化。此现象造成对虾游塘、死亡。1.5 致病微生物繁殖加快气温、水温的逐渐上升,梅雨季节期的有机物变质腐败,水质易恶化,使池塘中有净化作用的有益的微生物、藻类、底栖动物不断死亡,厌氧细菌、致病细菌、病毒则大量繁殖,易造成虾体发红(包括应激性红体病、细菌性红体病)、白斑综合征等。2 梅雨季节期对虾的健康状况及发病症状每年的梅雨季节期,此时正是对虾养殖的第一茬,为对虾幼虾的生长旺盛期。由于天气变化无常,池塘的水质指标变化较大,对虾幼虾易发病死亡。梅雨季节期虾的健康状况及发病症状有以下几个特点:2.1 阴雨时间较长后变晴天,或暴雨过后,对虾摄食量急剧减少,对虾沿塘边无力缓游,对虾体发红或无,肝胰脏区浑浊不透明,肠道无食物或部分无食物,头胸甲易剥离,肝胰脏肿大或萎缩。2d 后,死亡量大,病虾头胸甲上有白色的圆点,4d 后,死亡率高达60%以上。此时可初步判断为对虾白斑综合征,或南美白对虾常见的桃拉病毒病。2.2 梅雨季节期,天气时晴时阴雨,连续一星期以上,池塘水质易恶化,病虾表现为须红或须断,有时游泳足变红,肠胃空,肝脏肿大,体色微红,厌食,有少量死亡现象。一般为弧菌病。2.3 暴雨后养殖水体上、下水层之间的交换,往往将池底的淤泥搅浑,水色接近黄泥水色,水体的透明度低(15cm 以下),对虾的鳃部呈浅黄色或黄色,随着病情的发展易引发黑鳃病。2.4 梅雨季节期,随着水温的升高,对虾的摄食量增大,但有时对虾的摄食量突然增大(如正常摄食量为5%,3d 内摄食量升至为8%以上),据笔者多年的实践观察,这一情况一般感染弧菌病或病毒病。2.5 下雨后,由于气候、水温、盐度的变化,常常能使对虾蜕壳生长,但梅雨季节池塘养殖水体中细菌大量繁殖,易引起对虾甲壳溃疡,其甲壳和附肢上附着有黑色溃疡斑,溃疡边缘呈白色而中央凹陷,称为甲壳溃疡病或黑斑病。2.6 梅雨季节是对虾苗种放养期,水质易变化,大量的幼虾常常在白天沿塘狂游,此时是因为池塘底部底质恶化,底部水体溶解氧量低,或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pH 突变导致。2.7 暴雨后大量雨水冲入养殖水域,加上气压低、天气闷热等,养殖水体缺氧,大量对虾在池边缓慢爬行,对刺激不敏感,从而引起对虾缺氧浮头死亡。2.8 在雨后1~2d,池塘出现“到藻”现象,养殖水体透明度高(50cm 以上),病虾体色微红,甲壳软,肠道无食物,病虾在水面缓慢而无方向地游动,打捞离水后即死亡。这种病症称为软壳病。2.9 大暴雨后3d 后,8cm 以上的对虾,由于放养密度大,天气持续高温,水温突变,池塘底部有机物、残饵和粪便多,池塘底部溶解氧不足,发现有大量的南美白对虾死于增氧机底部,此时监测池水氨氮和亚硝酸盐,发现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正常。为常见的“偷死症”。2.10 在雨后1~2d,池塘出现“到藻”现象,养殖水体透明度高(50cm 以上),病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