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届高三二轮复习专题 诗歌的借景抒情 学案.doc
2017届高三二轮复习专题 诗歌借景抒情 学案
【掘金技巧】
作者借助外在景物来表达感情,情与景的相通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描写之景与作者之情相一致,即以哀景写哀情,以乐景写乐情,是一种正衬的关系。实际诗歌写作中,主要是哀景写哀情。如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几声乌鸦的啼叫,满天的寒霜,江边的枫树,点点的渔火,写出了清冷的水乡秋夜,让人感到的是一份凄凉。而这正与诗人那颗羁旅在外的孤寂的心灵相应。另一种情况是描写之景与作者之情不一致,即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实际诗歌写作中,主要是以乐景写哀情。杜甫《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看江水碧绿,山花烂漫,多么美好的景色,可后面一句“何日是归年”的悲情感叹,却是在前面的乐景下脱口而出,以乐景写哀情,更增一倍之哀。
【掘金实战】
一、(2016届甘肃省会宁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
山 村
戴复古①
山崦②谁家绿树中,短墙半露石榴红。
萧然门巷无人到,三两孙随白发翁。
万竹梢头云气生,西风吹雨又吹晴。
题诗未了下山去,一路吟声杂水声。
注:①戴复古,南宋诗人。②山崦,山的西面。
(1)诗的前三联分别描绘了三幅山村风情画。这些画面各有怎样的特点?作者是如何描绘的?(6分)
(2)诗的最后两句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解析】
(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景物,解答此题首先明确画面特点,再结合诗句分析。绿树和红花相互映衬,色彩鲜明,祖孙相随图,怡然温馨,其乐融融,烟云缭绕图,烘托了山村的幽静恬淡。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概括画面画面内容和分析写景特征的题目,概括画面注意抓住意象,然后概括特征,写景手法注意从顺序、着眼点和艺术手法的运用的角度进行分析,此题的手法主要是从色彩的角度着眼,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景物。
(2)试题分析:此时主要写作者山村所见美好景物,烟云缭绕图,烘托了山村的幽静恬淡,村美景让诗人陶醉,诗人一边吟哦一边下山,吟哦之声与潺潺水声构成和谐的变奏,表达了诗人对幽雅恬静的山村风情与生活的喜爱、向往之情。
【考点定位】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此题虽没有重点的词句,但整首诗歌的意境可以看出一种陶醉之情。
二、(2016届广西武鸣县高级中学高三8月月考)阅读下面一首清词,完成8~9题。
渔家傲·东昌道中 注]
张渊懿
野草凄凄经雨碧,远山一抹晴云积。午睡觉来愁似织。孤帆直,游丝绕梦飞无力。
古渡人家烟水隔,乡心缭乱垂杨陌。鸿雁自南人自北。风萧瑟,荻花满地秋江白。
注]作者乘船北上,在东昌道中写下的纪行之作。
(1)“午睡觉来愁似织”,你认为哪一个字用得最传神,为什么?(5分)
(2)词人在下阕是如何表达乡愁的?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
(1)“织”。(1分)“织”字化虚为实,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愁绪写得可见可感,( 2分)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愁绪的繁密,杂乱与绵长。(2分)
(2)①通过“乡心缭乱”直抒胸臆,写思乡心绪之烦乱;②通过南归的鸿雁反衬离家之悲愁;③以景结情,通过秋风萧瑟,荻花遍开的苍凉景象,抒发了无穷无尽的凄凉乡思。(每点3分,答出两点并且有分析即可满分)
(2)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抒情方式的题目,注意基本的抒情方式,然后结合诗歌具体的解释。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诗歌的抒情方式主要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和即事感怀,此题注意分析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借物抒情,有时还运用对比、衬托或细节描写来表达内心的情感,注意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三、(2016届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开学模拟)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8-9题。
秋斋独宿
【唐】韦应物
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
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和韦苏州①《秋斋独宿》
【金】赵秉文
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
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
【注】①韦苏州:即韦应物,因其曾任苏州刺史,故称“韦苏州”。
8.两首诗中诗人的心境有何异同?请作简要分析。(6分)
9.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5分)
【答案】
(1)相同点:两首诗都表现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届江西省新余一中高三(上)第二次段考生物试卷(带解析).doc
- 2017届江西省新余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理)试题.doc
- 2017届江西省新余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
- 2017届江西省瑞昌一中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卷.doc
- 2017届江西省赣中南五校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
- 2017届江西省赣中南五校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doc
- 2017届江西省赣中南五校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
- 2017届江西省赣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
- 2017届江西省赣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
- 2017届江西省高三第三次联考测试生物试卷(带解析).doc
- 2017届高三二轮复习专题 诗歌的即事感怀 学案.doc
- 2017届高三二轮复习专题卷 默写名句名篇.doc
- 2017届高三地理专题复习: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教案(全国新课标).doc
- 2017届高三地理专题复习:区域可持续发展 教案(全国新课标).doc
- 2017届高三地理专题复习:旅游地理 专题卷(全国新课标).doc
- 2017届高三物理百所名校好题速递分项解析汇编(第03期)专题01 质点的直线运动 Word版含解析.doc
- 2017届高三物理百所名校好题速递分项解析汇编(第03期)专题04 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 Word版含解析.doc
- 2017届高三物理百所名校好题速递分项解析汇编(第03期)专题05 机械能 Word版含解析.doc
- 2017届高三物理百所名校好题速递分项解析汇编(第03期)专题06 万有引力定律 Word版含解析.doc
- 2017届高三物理百所名校好题速递分项解析汇编(第03期)专题07 电场 Word版含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