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南海实验学校初中基地阶段总结.doc-浙江教育资源网
让生活进入课程,以科技教育突出科学课程改革
——南海实验学校初中科学课程建设与教学实施经验总结
为贯彻落实《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深化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精神,以我校多年研究的课题《初中科学“生活化”实验资源整合和开发机制的探索》获评首届基础教育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并在更大范围推广为契机,结合《浙江省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对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要求,以本校办学目标和育人理念为起点,以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积极完善科学课程结构。
一、基于生活化实验推进课程建设
“生活化”实验资源的整合和开发,实质上就是探寻各种可能进入科学课程,能够与实验教学活动相联系,能够为实验教学所用的资源,充分挖掘被开发出来的实验资源的教育教学价值,架构科学和生活原本应有的畅通渠道。我们在强化基础性课程设置,体现课程设置规范性的基础上,让生活进入课程,关键是整合开发并重,课内课外衔接。
基本点:
把握课本,二次开发教材 方法 示例 利用教材涉及的实验内容,设计相关有趣的小用具和小实验。 如纸盒烧水、利用塑料挂钩的吸盘和弹簧测力计估测大气压强等。 对课本中原有实验仪器不足和缺点继续改进。 如观察小麦幼根改为绿豆苗、水仙球鳞茎长出的根,易观察清楚。用洗米水代替淀粉制备的浆糊。 积极整合利用教材中的试一试、想一想、做一做等栏目教学资源。 如在“液体压强”一课,根据课本阅读材料——帕斯卡桶裂实验,设计直观教具。 挖掘和发挥实验室资源的功效。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 打造学生实验包,利用生活器具和部分实验室常规器材,让实验融入生活之中。 关键点:
拓展用途,活用生活物件 组合功能,设计新的仪器弥补课本中的空白。 如《多用地球演示仪》用废旧塑料制成,可演示:物影长短变化和太阳高度角测量、昼夜晨昏变化、月相交替、日食月食和时区测算等多个天文地理探究实验。 通过认识生活物品的本质,生成开发项目。 如用输液管演示“分子间存在空隙”实验。 围绕科学知识体系,探寻低成本实验的设计与实施。 初二科学学习中,以生活中常见的针筒为原型,自制了针筒系列的17件科学教学用具。 利用地方特色的本土资源,延伸实验设计触角 如沙雕制作、海水淡化实验。 生长点:
触类旁通,连通课堂内外 强化各学科资源的整合与利用,提升课程资源效益。 以校本教研为载体,探讨各种资源之间的共通点、互惠性,开展主题教学活动。 注重教材内外课程资源的有机整合。 将教材中一些活动案例拓展成专题课题让学生去研究,通过延伸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案例、掌握知识技能;注重教材外课程资源的课内外整合。 善于从科技图书、报纸和各种科技期刊中汲取营养。 指导学生多阅读课外科技图书,有计划地充实到科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科学的热情。 依托国家课程,完善基础性课程。结合学校培养目标,对国家课程进行二次开发。通过重组、补充、取舍、替换、拓展和调整等策略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处理,使之更加符合教学实际状况。这样把所学的科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相贴近和变式训练,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会大大地提高。
二、以科技教育突出科学课程改革
在科学课程改革方面,南海初中近年来一直着力搭建各种平台,努力提高科技教育附加值。由教学管理处牵头,联合少科院、学生发展处、团总支、科学教研组,成立科技教育项目管理小组,明确分工。有重点地确定了通过“南海少科院的培育,认真抓好气象站、网箱养殖、种植园和创新实验室等科普基地建设,逐步推进研究性学习”。在科技教育行动中兼顾思想性、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普及性的原则,努力从品行教育、科学教育和技能教育来践行科技教育,提升学生科学素养,拓展科技教育的内涵。
(一)整体谋划,搭建科技教育的平台
学校充分认识到科技教育的重要意义,组建学校科技领导小组,整体谋划,制定可行的实施方案,确保科技教育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学校组织相关学科教师的研讨会议,重点从三个层面梳理并统一思想:
一是思考学科的本质,让老师们充分认识到科学教学不能仅仅是为了多少分数,给学生更多的科学体验和文化熏陶同样重要。
二是思考已有的工作,梳理工作要点,挖掘亮点。
三是思考突破的方向,凝聚共识。共同致力创建一个衔接课堂内外,融合科学、科技教育,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平台,形成特色,逐步打造品牌。
打造科教基地——为营造浓厚的科技教育氛围,学校努力创造条件,不断加大资金投入,逐步推进校园科技载体建设。目前已经开辟了校内外科技、实践活动基地,充实科学实验室与科学探究室的器材,完善学校网络与班级多媒体展示平台。利用书香校园建设,专门投入资金开辟班级图书架充实科普图书。开设科技阅览、电子阅览室,完善多功能报告厅的设施设备,设立劳技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医院感染管理质控手册-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doc
- 医院感染-鹤壁市人民医院.ppt
- 医院血库管理系统接入医保网说明.doc-广州血液中心.doc
- 医院自评与持续改进工作报告-西昌市人民医院.ppt
- 医院管理年活动的背景.ppt
-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质控中心).-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ppt
- 十一、中央行政机关法制作业应注意事项-秘书处-国立政治大学.doc
-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现代服务业共性技术支撑体系与.doc
- 医院涉法纠纷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ppt
- 十一五计划第二批课题申报指南-国家科技重大专项.doc
- (高清版)DB4212∕T 25-2020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南 小型公共场所》.pdf
- (高清版)DB4201∕T 569.10-2020 《武汉市反恐怖防范系统管理规范 第10部分:中小学、 幼儿园》.pdf
- (高清版)DB4201∕T 569.11-2020 《武汉市反恐怖防范系统管理规范 第11部分:轮渡》.pdf
- (高清版)DB4210∕T 017-2017 《无公害农产品 黄瓜生产技术规程》.pdf
- (高清版)DB4210∕T 36-2020 《荆棉0436特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规程》.pdf
- (高清版)DB4211∕T 5-2020 《稻田套养“蛙、鱼”技术规程》.pdf
- (高清版)DB4206∕T 18-2019 《襄阳市有机油茶栽培技术规程》.pdf
- (高清版)DB4206∕T 44-2021 《智慧农贸市场建设与管理规范》.pdf
- (高清版)DB4208∕T 62-2024 《荆门城市大数据共享规范》.pdf
- (高清版)DB4208∕T 59-2024 《荆门城市大数据采集规范》.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