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沈德符史学思想研究
沈德符史学思想研究
沈德符 (1578-1642),字景倩,又字虎臣,号他子,浙江秀水人 (今嘉兴)。他出身仕宦,良好的家学培养其博闻强识的才能,也促成其对搜罗明代国政朝章及逸闻轶事的热爱与痴迷,为编撰 《万历野获编》奠定下坚实的基础。《万历野获编》成书于万历三十四年 (1606)至三十五年 (1607)(共20卷),又于万历四十七年 (1619)续编10卷。①康熙年间,桐乡钱枋在朱彝尊的抄本上重新编排,分为三十卷,四十八门,以便检索。该书内容丰富广博,涉及典章制度、历史遗闻、山川风物、释老方技,可谓 “上搜国家之逸载,下收乡邑之阙闻”。(李如一序)虽涉及党争及朝堂秘事而多次被清查禁毁,但一直为史家所倚重得以保存,并且有多个版本流传后世。
近年来,学界对于 《万历野获编》与沈德符的研究大致集中于三个方面。
第一,从传统史学的角度予以考察。因 《万历野获编》在明史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不少学者专门对书中史料加以解读。如李淑萍 《〈万历野获编〉:描摹明代政治风云的历史画卷》借史料勾画出明中叶之后的政情士风;此外,还有胡梦飞 《明代 〈万历野获编〉的写作特点及其史料价值》、李蕾《解读 〈万历野获编〉中的禁忌文化》等等。其他方面,如贺军 《沈德符与 〈万历野获编〉》等文对《万历野获编》成书、版本流传、学术价值皆有深入研究。
第二,从文学方面加以探索。这类研究主要分为两类,一是从笔记中撷取文学史料,为明代文学史研究加以佐证。此类论著有胡正艳 《繁华背后的落寞---从 〈万历野获编〉管窥明代后期的文学思潮》、季群英 《〈万历野获编〉文学史料类纂考辨》等。另一类是具体到语汇学、训诂学的范畴,对笔记中的古汉语进行细致考察。最典型的莫过于杨继光,有 《〈万历野获编〉词汇研究》、《〈万历野获编〉同义复词释义五则》等多篇文章。
第三,从戏曲艺术方面入手研究。除史家外,沈德符亦是晚明一位重要的曲论家,对民歌、戏曲、小说的深刻见解至今仍值得后人学习、探讨,主要文章有:韩慧 《晚明曲论家沈德符的成就及影响》,瑏瑠赵冬玫 《沈德符戏曲思想研究》,瑏瑡敬晓庆 《沈德符 〈西厢记〉评论得失检讨》等等。
由此可见,至今虽未出现一部全面且系统介绍 《万历野获编》与沈德符的专著,可其研究价值却愈发受到学术各界的关注。著书的宗旨、史料的选取与考证、独特的编撰风格这些奠定该书学术价值的重要因素,又和沈德符的史学思想息息相关。其史学思想对于 《万历野获编》的成书起到何种作用,亦是阅读该书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就史学领域而言,研究仍以该书的史料价值、版本流传为主,未曾对作者的史学思想给予应有重视。因此,基于 《万历野获编》的史料记载,辅以沈德符的其他作品,在晚明复杂的政治与学术背景视野下,从治史志向、治史标准、著史宗旨以及编撰风格多方面对沈德符的史学思想进行探析,不但能较为全面地认识其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更有益于广大学者正确品读、引用 《万历野获编》。
一、治史志向:“补国史之阙,传名山之业”
明代官修史书发展滞后,《实录》中亦有诸多曲笔隐讳之处。虽有人力图挽救,但万历朝两次修撰国史的尝试仍以失败告终。故时人有 “国史之失职,未有甚于我朝者也”的哀叹。于是涌现出一批如王世贞、焦竑、朱国桢一般的史家,终身以私修国史自任,力图补苴国史之缺。《万历野获编》正如孙卫国先生所判断的那样,也暗含了沈德符相同的治史志向。瑏瑣有鉴于此,给予该书所蕴含的撰史理念以及创作动机更多的关注,才能从治史志向背后对沈德符史学思想的核心略窥一斑。
(一)史家的责任意识
中国古代史学家向来以追求信史为优良传统,面临官方修史积弊难返之时,尤能表现出一种高度的自觉执笔撰修国史的责任感。在私史勃兴的晚明,《万历野获编》所特有的正史编撰特点便是沈德符历史责任意识的体现。
其一,《万历野获编》体裁与史料构成的反差。野史笔记在古代学者心中一直处于次要地位,清代学者纪昀曾说:”惟时做杂记,聊以消闲”。可知笔记被文人更多地视为一种消遣方式,记载的也是一些日常琐事、逸闻趣事。《万历野获编》却不尽相同,其与朝政军国、典章沿革紧密相关的特点亦十分明显,史料价值明显高于一般历史琐闻类笔记。①当然, 《万历野获编》如同其他笔记小说一样也涉及民间风俗、灾异祥瑞、仙释鬼怪等奇闻异事。但记载倾向明显,归属皇朝事迹与国政朝章的词条数量占据支配地位,逾70%予以收录 。可见,沈德符不单纯搜辑 “街谈巷语,道听途说”,创作初衷也绝非 “聊以消闲”,关注的重点始终是宫廷与官场之事。
其二,书中内容体现皇朝正统意识。以往正史较多含有的皇朝意识与正统观念,除 “皇朝史事”与 “国政朝章”的词条占全书较大
- 软件下载与安装、电脑疑难问题解决、office软件处理 + 关注
-
实名认证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