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救助管理站经验材料.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市救助管理站经验材料.doc

市救助管理站经验材料 淄博市是鲁中地区重要交通枢纽城市,是省内外城市流浪乞讨人员重要流经地。长期以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作为社会救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给予高度重视。特别是今年以来,按照国家民政部和省民政厅开展救助管理机制规范化建设的工作部署,各级牢固树立“人性化救助”理念,变“被动求助”为“主动救助”,完善救助制度,创新救助方式,对流浪乞讨人员实施全方位、全时制、无缝隙救助,有效维护了受助人员的合法权益。据统计,2006 年以来,全市共接待求助对象8239人,实施救助7231人。其中,救助成年人5771人、流浪儿童635人,庇护遭受家庭暴力的妇女500余人。 2010年,全市共接待救助对象2279人,实施救助2058人。其中救助流浪未成年人135人,庇护遭受家庭暴力的妇女11人,对53名伤病受助对象进行了有效医疗救助,为179名走失智障人员找到了亲人,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社会和谐稳定。我站多次被评为全市民政工作先进单位,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市级文明单位。2010年7月,全省救助管理机构规范化建设现场会在我市召开,8月12日,我站参加全国流浪未成年救助保护中心建设经验交流会,在会上作典型发言;我站被市民政局推荐参评全省民政系统行风建设示范单位。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大资金投入,全面提升救助设施规范化建设水平,是做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重要物质平台。 近年来,我市严格依据国家和省关于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部署和基本设施建设标准,加大资金投入,先后对全市救助管理工作的基本设施设备进行全面更新和完善,使救助管理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重点加强了三个方面建设: (一)全面加强救助管理机构建设 2006年8月,市政府针对原市救助管理站场地狭小、设备老化的状况,将市救助管理站建设纳入当年全市重点工程项目。投入资金650万元,利用两年时间对市救助管理站进行了搬迁新建。整个工程,占地7亩,总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设置床位120张,并根据受助人员的性别、年龄和身心状况,将救助站划分为“办公服务、成年人保护、未成年人保护、妇女保护、医疗观察”5个功能区。在此基础上,我们还根据工作实际,依托市救助管理站先后成立了“市反家庭暴力妇女庇护中心、市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市救灾紧急避险中心”三家救助机构,并协调公安部门在站内设立了专门的警务室,为全面维护受助妇女儿童的合法公益搭建起了重要平台。 (二)健全完善各类配套设施设备 在加强三项重点设施建设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提升救助管理能力,我市又围绕受助人员“生活、学习、娱乐、医疗”等需要,投入资金近200万元,为市救助管理站配套完善各类救助设备10余类70余项。投入资金近10万元,对市救助管理站院内环境进行了绿化和美化。投入资金150万元,配备了3台专用救助车。积极协调驻地公安部门在站内设立了专门警务室,安排一名民警长期住站办公,负责对受助的可疑人员进行身份甄别和认定,确保安全稳定。同时,着眼应急救助工作需要,投入资金近20万元,在站内安装了紧急呼叫救助服务系统。聘请专家建立了淄博市救助管理门户网站,并在全市开通了救助管理信息化系统,实现了全国互联、信息共享和实时监管。截至目前,已建立求助人员电子档案1万余份,其中流浪儿童档案500余份,庇护妇女档案130余份。 (三)积极推进基层救助管理站点建设 为推进救助管理工作深入开展,从2008年开始,各级民政部门围绕“自愿求助、无偿施救、无缝隙救助、应助尽助”的工作目标,以开展“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服务网络进社区活动”为载体,在全市启动了“乡镇(街道)、村(居)”基层救助管理站点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目前,全市已建立各类基层救助管理站点1142处。其中,乡镇(街道)救助管理站点109处,实现了全覆盖。建立村(居)基层站点1033处,占全市村(居)总数的28.9%。同时,围绕扩大救助管理信息覆盖面,投入资金60万元,在全市车站、商场、市区繁华地段设立救助引导牌100余处,张贴、发放印有救助站地址、电话等信息的宣传单1.5万余份,为流浪乞讨人员及时得到救助提供了极大方便。 二、加强制度建设,促进救助管理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近年来,我市围绕“规范救助程序、明确救助条件、完善救助内容、规范救助行为、提升救助效率”等方面,先后建立和完善各类救助管理制度60余项,为推进全市救助管理工作专业化、标准化和规范化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特别是近年来,我们着眼变“被动求助”为“主动救助”的工作目标,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建立了三项新的救助管理制度: (一)建立灵活高效的一体化联动机制 市政府专门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市民政、公安、妇联、交通、城管执法和铁路等12个部门和单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