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郑敏诗歌的语言文化结构
浅析郑敏诗歌的语言文化结构
1993年郑敏在《文学评论》第3期发表一篇名为《世纪末的回顾--汉语语言变革与中国新诗创作》的文章,一石激起千层浪,诗学界就传统与现代诗歌语言问题展开了大讨论,其中邱景华、谭桂林等学者纷纷提笔对郑敏诗歌理论及语言文化做出评论,从那时起针对郑敏诗歌语言的研究、赞美、挞伐就没有停止过。作为“创造力最为旺盛的诗人”之一,郑敏是经得起时代考量的传奇,无愧于“世纪之树”的美誉。郑敏的诗歌通常都藏着一个哲学的魂,透过沉静、默然的语言,可以看到郑敏对内心世界色彩的描绘,对生命无限延展的探索,些许几个字即可呈现出一幅鲜明、奔涌的画面,拈来几行诗便能招唤出对时代变化的强烈共鸣。无论是40年代还是80年代,郑敏诗歌的工具性与心灵性都随着语言观的变化越发明显地印证其“存在”的深刻,传统语言的简约与欧风动词的活用都是诗人从内心深处喷发的情感。
一、郑敏语言创作观的变化对郑敏诗歌语言文化结构的影响
作为当代两个时期的重要诗将,郑敏是在西方文化熏陶下成长的诗人,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诗学都影响着诗人的创作。二十世纪30-40年代,郑敏冷静地观察着世界,从客观存在引发思考,以里尔克模式雕琢自己的诗歌,郑敏的十四行诗也在酝酿中诞生。西方的诗学态度与思潮影响了许多同时代的诗人,同样也影响着郑敏,她此时的诗歌语言表现与视觉张力结合紧密,如《金黄的稻束》:“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黄昏的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收获日的满月在/高耸的树巅上/暮色里,远山是/围着我们的心边/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而你们,站在那儿/将成了人类的一个思想。”二十世纪80-90年代,郑敏从西方情愫中醒来,传统汉语言与东方诗韵逐渐叩开诗人的心门,郑敏曾在多篇文章中提到新诗应向古典诗歌靠拢,她在《语言观念必须革新--重新认识汉语言的审美与诗意价值》中说:“汉字本身就是诗书画三者结合的时间--空间的双重艺术。诗人首先要体会汉字与诗的本质,新诗与汉语间的暗喻及形象的内在联系,对语言与文学的关系才能有新的一层领悟。”此外,德里达解构主义理论对诗人在西方诗学中融汇贯通中国新诗及对东方语言文化的思考提供了的新的哲学观与审美视野,这对郑敏后期的诗歌语言创作有很深的影响,致使郑敏的诗歌语言中东方韵味骤显,如《赠诗友D君》:“纵有半天的赤霞\也没能温暖西山苍茫\纵有彻夜的星辰\也没能照亮山径的崎岖\如今已是那霜前\半倒的荷塘,却仍\将婴儿般的水珠\托在\不愿辞去的\圆叶上,依然\滚动着的是那颗\听得见鬼哭的诗心。”
二、郑敏诗歌语言文化结构分析
在中西方文化的熏陶下,郑敏的语言创作观发生着改变,但这改变并没有吞噬她的灵性,反而更加丰富了诗歌中的语言文化内涵,深化了她对于语言结构的把握及诗歌语言的驾驭能力。郑敏诗歌的语言纯净不乏色彩,安静中透着呼喊,有西方诗学的神,东方诗韵的魂;她的语言不是概念的整合,不是流行语的拼凑,而是自然情感的流露,诗人个性的体现。郑敏将诗歌的心灵性与工具性有效结合,用心灵触摸想象的画面,用诗歌语言作为工具,形象生动地绽放多彩的内心世界。
(一)诗人用生活化语言结构描绘生活
郑敏的诗歌活色生香,这都要归功于她善于用韵修辞,不需要太多华丽的辞藻,以生活说生活,如《童年》:“只有浓雾/从深渊升起/有熟悉的面孔/笑的、哭的、愁苦的、欢乐的/记忆伸出它的长臂/捕捉/雾在改变形态/面孔在凹凸镜中变形”,诗中将寻常的“记忆”拟人化,“伸出长臂”即给人一种拉住、抓住的想象,赋予童年一份人格,展现对童年缩影的捕捉,生动形象。郑敏诗中浓重的意象化客观物象的运用,似乎也是九叶诗派的共同特点。郑敏的诗歌语言多呈现太阳、火烈鸟、白蔷薇、雪山、落叶等事物,鲜明的“存在”衍生了不同的生活画面。如《童年》:“童年是一只无言的黑天鹅/在秋天的湖里浮飘/然后起飞,忽扇着翅膀/永远不会回来”,诗人用无言的黑天鹅比喻童年,多彩与纯色的对比,绚烂与寂寥的碰撞,交织着回望童年的美好与永别童年的落寞情感,生活化的语言描绘出的生活更能感染人、打动人。
(二)诗人用陌生化语言结构唤起关注
陌生化的语言是一种技巧,可以引起读者的好奇心,规避过度曝光的字眼带来的乏味。陌生化语言结构策略的运用对诗人本身也是种挑战,打动读者之前首先要打__动自己,这是诗人在自身不断尝试体验后方能纯熟运用的结构策略。在郑敏的诗中经常可以看到颠覆常规的语言配置、打破规则的形态认知,郑敏以自身的智慧与对语言的操控能力,恰到好处地在诗中体现了陌生化效果。如《心中的声音》:“在这仲
- 软件下载与安装、电脑疑难问题解决、office软件处理 + 关注
-
实名认证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