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研究生论文样本.doc-集美大学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V
绪 论 1
一、研究史回顾 1
二、本选题的意义、总体构思与研究方法 9
第一章 魏晋南北朝文人多兼擅书画 12
一、文人与书画关系的历史考察 12
二、魏晋南北朝文人多兼擅书画 16
三、魏晋南北朝文人多兼擅书画的原因 22
(一)文人书画审美意识的积淀 22
(二)士的个体自觉与文艺价值观的转变 24
第二章 魏晋南北朝文学与书法的相互交融 30
一、书法以文学作品为书写内容 30
二、文学以书法为描写对象 35
(一)魏晋南北朝咏书文学作品概述 35
(二)魏晋南北朝咏书文学的特色与价值 38
(三)魏晋南北朝咏书文学的书法理论价值 43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文学与绘画的相互交融 49
一、绘画以文学作品为题材 49
二、文学以绘画作品为描写对象 53
(一)魏晋南北朝咏画文学作品概述 54
(二)魏晋南北朝咏画文学的特色与价值 61
(三)魏晋南北朝咏画文学的绘画理论价值 64
三、题诗文于画与文学、绘画、书法在形式上的交融 72
参考文献 236
结论
后记
摘 要
本论文分上、中、下三编。上编论述魏晋南北朝文人兼擅书画的现象及其原因、魏晋南北朝文学和书画的相互交融,中编和下编分别探讨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画论在范畴和批评方法上的会通。
文人有意识地从事书画艺术基本上始于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成为普遍现象。文人兼擅书画使得诗文与书画在创作上开始交融,主要表现为:文人以书画为歌咏对象,从而产生了大量题咏书画的文学作品;书画家以文学作品为书写内容和绘画题材,文学与绘画在题材选择上表现出某些共同倾向;题诗(文)于画,诗(文)、书、画开始有机地融为一体。
文人兼擅书画和文学与书画在创作上的交融,为文论与书画论的会通创造了前提条件。魏晋南北朝时期文论和书画论的会通主要表现在范畴和批评方法上。“意”、“势”、“骨”、“形”、“神”、“自然”、“丽”、“奇”是文论和书画论共用的几个重要范畴,“推源溯流”、“品第”、“象喻”和“概括描述”则是最常用的几种批评方法。
“意”是中国古代美学中关于主体心理与作品本体内容的一个理论范畴。就创作主体而言,指审美主体的意识、心智、情感、旨趣等;就作品而言,则指主题思想、意味、事理等。魏晋南北朝文论和书画论都主张“以意为主”,都有“意不称物,文不逮意”、“迹不逮意”的困惑,都追求立“意”的新奇、精妙、深刻、高古、有余味和达“意”的巧妙。与文论相比,书画论对“意”的论述还比较简略,但其重视立意,要着力表现作者情感、意趣的观点,开启了唐宋以后书画“尚意”论的先河,为书画的诗化及与文学的交融奠定了理论基础。
“势”是先秦两汉子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是动态的、蕴含或显示出力的“形”。东汉后期成为书论范畴,指各种书体中的点画、字形以及整体的姿态、态势和所蕴含、所显示的动感、力感等。东晋南朝画论中的“势”与书论中的“势”含义基本相同。魏晋南北朝文论中“势”的基本内涵是:文章具有一定动态感的格局态势;文章的总体风貌;不同文章具有不同风格的趋向。“势”是一个与风格关系密切的范畴,但他并不等于风格。文论和书画论中“势”的相通,主要在第一点上。
“骨”是受秦汉相术和汉末魏晋人物品鉴影响而产生的一个美学范畴,其基本内(以下略)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文论;书画论;会通;
Abstract
The paper has three parts, and the first part illustrates a particular phenomenon that the writers were good at painting calligraphy in Weijin and the Northern Southern dynasties, which resulted in the mixture of literature and painting calligraphy. The second and third parts explore the categorical and methodological communication in literature criticism and painting calligraphy criticism respectively.
Key words: Weijin and the Northern Southern dynasties, literature criticism, painting calligraphy criticism, communication,
第二章 魏晋南北朝文学与书法的相互交融
文学和书法是表现形式完全不同的两种艺术门类:文学是时间艺术,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