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研究题目透过创意思维能力训练提升学生的流畅力
透過創意思維能力訓練提升學生的流暢力
摘要
因社會的需要,教育改革落實推行發展創造力,所以有研究創造力教學的必要。創造力包括敏覺力、流暢力、變通力、獨創力及精進力。激發流暢力是為誘發其他創造力能力作準備,故先研究進行提升學生的流暢力的成效。由於流暢力是建基於以往的經驗及知識上,所以訓練活動圍繞常識科教學內容設計,並以陳龍安「愛的」(ATDE) 創造思考教學模式進行流暢力的教學。根據研究結果顯示學生進行訓練後,不但流暢力獲得提升,就連學科成績也獲得提升,固建議全面培養學生的創意力。
研究題目
透過創意思維能力訓練提升學生的流暢力
研究探討
現代社會急速的變遷,科技的發達,工商業的發展,大大需求有創意的人材,發展創意能力已成為教育的新趨勢。
故此香港課程發展議會(2000)亦提出課程改革:發展共通能力註1。更建議學校優先發展批判性思考能力、創造力及溝通能力。以培訓創意人材。
本研究探討學生的流暢力經訓練後有否改變。
文獻探討
每個人與生俱來都有創造力,只是層次與方向不同( 李德高, 1992 )。可惜後天的種種束縛使創造力不能充分發揮 ( 雷鼎鳴, 2004 )。所以我們必須研究探討教學的方法( 李德高, 1992, 51 ),培養創造力。
提升個人的創造力,首先要嘗試儘量保持開放的思想,不急於對周遭事物定性;對事物不妄下定論;對已被大眾接納的觀點論和知識,不抱著想當然的熊度。(趙志裕、康螢儀、鄭思雅和賀蓓, 1999, 131 ) ,創造性思考通常包含:敏覺力、流暢力、變通力、獨創力及精進力。創
註1:共通力即協作能力、溝通能力、創造力、批判性思考能力、運用資訊科技
能力、運算能力、解決問題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及研習能力。
造力不能無中生有,須以知識經驗為基礎( 陳龍安, 1995, 19,36)。所以打破思想的限制,就能增強創造力,因此教師宜設計打破思想的限制的活動訓練學生。
運用創造思考的策略時,宜配合課程,以能激發學生創造的動機,培養學生創意的能力。( 陳龍安, 1995,42)。更宜使學生在各課堂浸淫於創意思考中( Kenneth G.Wilson、Bennett Davis, 1997, 193) 。所以本研究以常識科為基礎,設計提升流暢力的訓練活動。
本研究採用了陳龍安「愛的」(ATDE) 創造思考教學模式進行培養學生。由於此模式強調學生的知識及經驗基礎建基於學生原有的基礎上,提供擴散性思考的機會,讓學生充分發揮潛能( 陳龍安, 1995, 86-87 )。所以筆者於教授有關課題後才向學生提出創意思考的問題,進行思考培訓活動。
研究目的
透過創造思維訓練去提升學生創意思維能力中的流暢力。
研究意義
基於現今學校教育大多要求「標準答案式」學習的情況下,學生的思維空間受限制,孩子的創意領域受「窒息」(陳龍安,1998) 。但經有策略性的訓練是可以充分發揮的(張玉成,1988) ,是次研究主要探討學生的流暢力經訓練後的改變。
鄭慕賢(2002)指出創意包括擴散性思維能力及敏覺力。擴散性思維能力又包括了流暢力,即短時間內產生大量意念的的能力。而流暢力是為誘發其他創造力能力作準備,所以本研究只探討流暢力經策略訓練後的改變。
研究對象
一班年齡由十至十一歲的小學五年級學生,人數為35人。
研究設計及方法
A 研究設計
此研究以量性為主,主要探討創意思維的流暢力在受訓練後的變化。
將全班同學平均分為兩組,各組均需做內容不同但難度相約的工作紙(見附件1及附件2) 作前測及後測,接受訓練前做工作紙A(前測)的一組學生,訓練後則做工作紙B(後測),另一組則相反。
控制組則邀請另外一班五年級學生,該班將不會接受思維訓練,但會學習植物繁殖單元。
思維訓練活動後會發出一份問卷,收集實驗組學生對是次訓練的意見。以了解學生對是次創作思維的改變。
研究活動方面則透過不同的活動來培養學生的流暢力。各活動的主題將配合「植物的繁殖」教學單元。(活動內容見附件4)
B 研究方法
ⅰ 工作紙(前測及後測)
工作紙的目的是用作收集教學前後的數據,以評估教學活動對思維的改變
ⅱ 問卷(見附件3)
學生問卷,主要收集數據以了解學生對是次創作思維的改變。
推行步驟
在實施訓練前先作文獻探討,分析有關創意思維的理念及需要。然後依據所需教授「植物的繁殖」的課題,設計配合課題的活動,進行不多於十分的鐘創意思維訓練。
創意思維學習在2004年3月份實施,實施前後均進行資料搜集,以了解學生擴散性思維能力的改變。
研究結果
前測及後測的統計結果
前測點子數量統計
點子數量 控制組人數 實驗組人數 0-5 13 11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