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儒学中的道、德、仁
浅谈儒学中的道、德、仁
第一章 道
《论语》中称是“天”命令孔子去复兴“道”。在人们的理解中,“天”是一种无法理解和无法预知的力量,作为一种非人格的指令力量,类似与命运,是人类无法违背的。正如《论语》中所说,孔子的任务是去找到人类的“道”,那么“道”又是什么呢?“道”即一个人的生活应该如何过,一个社会要如何组织的正确路径。孔子所处的时代中,“道”已经丧失,就是孔子弟子所说的那样:“天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论语bull;八佾》)。
儒家所讨论的道包括孝道、伦理之道、为官之道等。本章中主要论述的是孔子的教育之道。《论语》的开篇中就说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可见孔子是非常注重学习的,其中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乐而好学。在今天这种经济爆炸,知识爆炸的年代,我们获得信息的渠道是越来越多了,但并不代表我们中国传统的儒家教育理念就过时了,反而经过时间地验证与打磨,这种教育理念的优点更是一种经典的传承。儒学中以孔子为代表的治学态度同时也是非常实用的,传统的儒家教育理念在现代教育中受到了推崇。
对于学生而言,儒家“尊师重道”也是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们的价值观,甚至是幼儿园小班的小朋友都对幼师有着敬畏之情。因为多数家长都发现,只要是老师说的话,孩子们都会没有怨言的乖乖地去做。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就要归功于我国传统的“尊师重道”的思想和严格的等级制度了。或许这种思想是导致我们落后迂腐、惧怕权威的根本原因,但我们也应看到尊师重道是十分必要的,若是没有了对长辈最基本的敬畏与尊重,那我们也就有愧于我们祖先传承下来的优秀品德。至于我们如何才能保证教师队伍的纯粹性,那还有待于我们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不断地反省,反省如何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而不是滥用权力,束缚学生发展的庸碌无为之辈。
第二章 德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意思就是说,君子心中所想的都是有品德的事,小人所想的则是自身的利益。那么,何谓“德”?“德”指的就是“德性”、“美德”。《论语bull;述而》篇中提到“志于道,据于德”。这句话中“志于道”说的是要立志高远和希望达到的某种境界,“据于德”就是说励志虽然要高远,但必须从人道起步,换句话说,要达到那种至高的境界的准备工作就是在生活中做事要有准则,按这种准则做事就可以积累德行。那么,为什么要培养“德”呢?事实是,一个人即使有了高深的学问,却不重视品德的培养,这样很有可能他会把自己的利益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损人利己、危害国家,所以品德的培养确实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任务。
但德行的积累并非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这就要求我们从孩子抓起。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要重视榜样的力量。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行为会直接或是间接地影响到孩子行为习惯以及世界观、价值观的养成,也对孩子辨别是非曲直的标准有一定的影响。在这个同样是礼崩乐坏的时代里,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的标准通常是学识的寡薄和财富的多少。可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笔者认为“善莫大焉”。无论是教授还是亿万富翁这样的社会地位都不能取代善良、诚实、谦逊成为衡量这个人是否有德行的标准。
第三章 仁
“孔子认为要得道,必须修养德,德是道在个体中的体现,而人之德则为仁……对孔子来说,克己复礼为仁(《论语bull;颜渊》),礼教(ritualization)形成人的品格。习性与礼教皆是把社会价值内在化为德性的过程。” [③]什么是儒家所提倡的“仁”呢?孔子有语云:“仁者爱人。”那么,这与墨家所提倡的“兼爱”所代表的是同一内容吗? 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人之方也已。”(《论语bull;雍也》)孟子也说:“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孟子bull;尽心上》)从这几句话可以明确地看出这里倡导的爱人,其基本意义不是墨家所提倡的兼爱,泛爱。儒家提出的爱人是有差等的,是“近譬诸身”、“施有亲始”的天然之爱。正是这种源于血缘亲情而建立起来的仁爱思想,才让家族观念浓厚的国人感觉更加的可信、朴素和有归属感,从而在这一基础上成长为惠及人类的大爱。
儒家的“仁”包括智、勇、孝、忠、礼、恭、信、敏、惠等。我们最初接触并开始学习到的就是“仁”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孝”。说到“孝”,我们最先想到的就是孝敬父母。儒家对此提出“无违”,即若是父母提出的要求我们尽量不要违背。因为身体发肤授之父母,所以父母的想法是要得到尊重的。但愚孝是过犹不及X的。《二十四孝图》中有一个“埋儿奉母”的故事:晋代有一个叫郭巨的人,原本家境殷实,父亲死后他将遗产分给了他的两个弟弟并独自赡养母亲,对母亲极为孝顺。后来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了一个男孩,郭巨的母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种植花生.docx VIP
- 医疗废物分类管理.pptx VIP
- 塔吊信号工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2025《某大学10KV变电所供配电系统电气设计报告》19000字.docx VIP
- DZT 0295-2016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规范.pdf VIP
- 运输过程中出现损坏的处理措施.doc VIP
- 《铁血丹心》完美演奏版简谱钢琴谱 简谱双手数字完整版原版.pdf VIP
- 2025年高中数学_数列通项公式的求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pdf VIP
- 海南省公安厅辅警真题.pdf
- 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第四章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全套PPT课件教案讲义.pptx
- 软件下载与安装、电脑疑难问题解决、office软件处理 + 关注
-
实名认证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