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海口港百年思变之路.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海口港百年思变之路

浅谈海口港百年思变之路   “海南所有的居民都知道海口,如同所有的法国人都知道巴黎一样--昔日的首府琼州(指琼山府城)如今在它的现代邻居面前,已经彻底黯然失色,后者以前却只不过是它的一个不起眼的外港。”   1920 年代中期,法国神父萨维纳应国民政府之邀来海南岛当翻译,在他后来给“河内地理学会”提交的长篇论文《海南岛志》中有一章题为“海口的兴起与府城的衰落”,其中大段的文字都是对当年海口港的描述,显然,在萨维纳眼中,海口港这个“目前岛上唯一经常有外国船出入的港口”,是造成这一变化的重要原因。   进入近代以来,随着《天津条约》将琼州辟为通商口岸,海口港的地位更加突出,成为近现代海口发展为全岛中心的关键要素;而面对不断变化的时局,传承千年的海口港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海口港的修缮升级也就成了当时影响海口乃至整个海南的重大事件。   开埠:一个不起眼外港的崛起   咸丰八年(1858 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战败的清王朝,被迫签订了不平等的《天津条约》,开放琼州等处为新的通商口岸;光绪二年(1876 年),又设琼海关,在长堤建专用码头,可泊浅水船只,供货物装运和旅客出洋,自此西方列强纷纷进入海南岛,外贸日渐频繁,国内外海舶往来航行寄碇增多,海口港遂形成外贸的要津。   据光绪十九年(1893 年)《琼州贸易报告》称,当时有美、英、法、德、日、泰等国籍轮船往来行商,海口港的国外航线可达荷兰、新加坡、日本东京、越南西贡、泰国曼谷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内航线则可达香港、澳门、广州、汕头、北海、雷州半岛及岛内沿海各县;到清朝灭亡前夕的1910 年,海口港的年货物吞吐量已达859412 吨,旅客进出口67899 人次。   而随着海口港的繁荣,海口商业和对外交流不断扩大,为华侨服务的侨批业出现,电报局、现代医院、西式学校、海口商会等纷纷登上历史舞台,城内很多街道小巷铺上了石板路。海口迅速发展,向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大步迈进,已开始将它的老邻居府城甩在身后,而曾经的海口还只是府城“一个不起眼的外港”。   困局:面对远洋巨轮的海口港   近代以来,海口港的重要地位凸显,但其先天不足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后来民国时期出版的各种关于海南岛的图书资料都宣称:海口港是个极糟糕的港口。   由于海南岛北部的海岸平坦,水深不足,而南渡江每年又携带大量的泥沙入琼州海峡,宋代靠飓风助力才勉强成津的海口港,在历经千百年泥沙冲积后,渡渡小帆船尚有余力,面对西方的远洋巨轮,却束手无策。   于是自海口开埠以来,这样的场景就每天都在海口港上演:巨大的外轮停靠在外海,而后用小帆船运输货物、人员上岸,一旦遇有风浪,则无法进行装卸作业;而帆船则停靠在旧海关也就是今天的长堤路登岸。   有鉴于此,清末就不断有人提出对海口港的码头进行改造。据记载,琼海关设立前的1875年,华商就拟修复经由海口入海之小溪上游地原有水道,使来往海口的内地船只毋须绕道白沙地方,并筹集了款项,无奈原有水道淤积太厉害,挖开没多久又复填积,工程遂告废止,收效无多,只有吃水数寸的船只能在水位高的时候通过罢了。   琼海关设立后,税务司职位为外国人把持,对攸关通商的海口港务问题,屡有提及。如1883年,海口税务司Schioth 在海关年报中,就建议用挖河机船在白沙嘴挖船坞一处,以容轮船寄泊,但也只是说说而已。   到了1909 年,香港咨询技师理徐及柯伦治受雇至海口,从事港口测勘工作,并提出筑港的两个计划,海口港的改良问题才进入比较务实的阶段;次年,德国工程师斯凯基豪斯随同德驻北海领事到海口勘察,并对理徐等人计划提出意见;随后法属印度支那总督也受驻华法国公使的要求,派员到海口研究港务问题。但这些筑港计划虽有提出,仍没有什么实质行动。   思变:择地建港难题多   “琼州虽然仍是全岛的首府,却全然破旧;而海口作为全岛的骄傲,在不停地改变,不断地美化,成了岛上真正的首府。”萨维纳在《海南岛志》中写道,每年有超过500 艘各种吨位和国籍的船只中途停靠海口,而且海口港的船运量可能还会不断增加,“由于海口是岛上唯一有船只频繁出入的港口,这使它注定要为全岛提供各样的生活必需品”。   海口港给海口城带来的商业繁荣,“城内狭窄的小巷一天天消失,让位于新的林荫大道。老旧的被烟熏黑的小店铺,被拔地而起的钢筋水泥建造的大型货舱取代,里面摆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货物,尤其是日本、英国、美国和德国的货物。法国仅向这里出口精品红酒、各种烈酒和香槟,这些酒在所有的新式酒店里都有充足的供应。”   萨维纳坦称,虽然海口港是目前岛上唯一经常有外国船只出入的港口,但“港口这个词在这里只是个纯粹的委婉语,顶多应该用停泊地这个词,各种大小船只都被迫在大海上抛锚,暴露在琼州海峡的海流与风浪

文档评论(0)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