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浪漫还是巴洛克.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典浪漫还是巴洛克

古典? 浪漫? 還是巴洛克? 楊素華師 引言 音樂不似陽光、空氣和水一般,是人類生命賴以生存的必要元素,但人的生命卻是因為有她的存在而豐富。 音樂的類型很多,各人的喜好也都不一,但數百年來愛樂者對古典音樂的喜愛卻沒有減少過,有此可見其迷人的魅力是無法忽視的。 在此為各為同學概略介紹西洋古典音樂史上最璀璨的三個時期,以及當中最具代表性的三位音樂家-巴赫、貝多芬、布拉姆斯,也就是俗稱的3B(Bach、Beethoven、Brahms)。期待同學能夠從中感受到古典音樂的魅力。 縱觀西洋音樂史的分期 巴洛克時期 此時期的音樂起源於義大利,卻在德國發揚光大。 音樂特色有 數字低音(basso continuo) 頑固低音(basso ostinato) 競奏風格(concertato style) 數字低音 樂譜上,只在低音聲部樂譜的下方寫出表示和聲的數字及臨時的升、降記號,以表示和絃的性質、位置與進行,這樣的數字記號就稱為「數字低音」。 演奏者可以依據數字低音,即興奏出和絃,增加了演奏上的變化性。譜例中的其他聲部音符,乃為現代讀譜者演出之方便而寫的。 頑固低音 一段樂句(旋律性或和聲性的)在樂曲的低音聲部上,反覆不斷的出現,稱之為「頑固低音」。 仔細聽聽帕海貝爾(Johann Pachelbel)的《卡農》片段,你所聽到的那段 反覆出現的低音旋律, 就是頑固低音。 競奏風格 在樂曲的進行中,不同的樂器,形成了既競爭又互補的特殊音響效果,稱為「競奏風格」。這樣的形式是後來協奏曲的前身。 韋瓦第的《雙小提琴協奏曲》a小調第八號第二樂章片段,兩把獨奏小提琴彼此競奏的二重奏部分, 就是競奏風格。 音樂作品的類型 奏鳴曲(Sonata) 協奏曲(Concerto) 賦格曲(Fugue) 組曲(Suite) 奏鳴曲(Sonata) 在十七世紀,奏鳴曲泛指一件或二件的旋律樂器,以及一個「數字低音聲部」而寫的器樂作品 小提琴在巴洛克初期是最受重視的旋律樂器,因此有大量的小提琴奏鳴曲出現。 小提琴奏鳴曲代表的作曲家為柯賴里(Arcangclo Corelli, 1653~1713)  協奏曲(Concerto) 巴洛克時期的協奏曲分為兩種: 大協奏曲(Concerto Grosso) 獨奏協奏曲(Solo Concerto) 大協奏曲是當時協奏曲的主體,由二個或三個獨奏樂器所組成的樂器群(Concertino)與合奏部分(tutti)的協奏 獨奏協奏曲是一種樂器與管絃樂隊的協奏。協奏曲代表的作曲家為韋瓦第 賦格曲(Fugue) 賦格曲是一種以對位法作成的模仿音樂 例如:用一個短而精的主題為基礎,先單獨奏出一個聲部,然後其他聲部輪流模仿 其結構可以是二到八聲部,較常見的是三或四聲部 賦格曲的代表作曲家非巴赫莫屬,代表作品為《平均律曲集》   組曲 巴洛克時期的組曲,早期並無固定的組合方式。巴洛克中期後,德國音樂家佛瑞伯格(Jahann Jacob Froberger, 1616~1667)設計出固定的排序: 阿勒曼(Allemande) 庫朗(Courante) 薩拉邦德(Sarabande) 基格(Gigue) 巴赫(Bach) 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 生於德國中部艾森納赫,其創作生涯可分為三個時期: 威瑪時期 科登時期 萊比錫時期 巴赫的創作生涯(一) 威瑪時期 一七○八年,巴赫出任安斯達公爵宮廷樂隊的風琴師兼小提琴師,此達十年之久。這段時期,巴赫的管風琴演奏和作曲,逐漸受世人矚目。 科登時期 一七一七年,巴赫前往柯登出任雷奧波德親王的樂長,在職中獲得愛好音樂親王的寵信。許多室內樂、管絃樂和獨奏曲的名作,大都是在這時期為宮廷樂團創作的,著名作品如《布蘭登堡協奏曲》、《平均律曲集》第一冊。 巴赫的創作生涯(二) 萊比錫時期:一七二三年巴赫於接受嚴格考試後,獲得萊比錫市立湯瑪斯學校的合唱長之職,同時在萊比錫大學教授音樂和拉丁文,並訓練該市四個教堂的合唱團。此時期還寫下清唱劇、神劇和《馬太受難曲》、《b小調彌撒曲》,以及眾多的風琴曲與宗教曲;《平均律曲集》第二冊便在此時寫成。 巴赫一生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從事教堂內的音樂工作,所以他的作品與宗教信仰密不可分。但是,巴赫在音樂上的研究與創作,對後世的音樂發展影響更為深遠。貝多芬曾經推崇他:「巴赫(德文是小河的意思)比海洋更廣闊」。 代表作品 布蘭登堡協奏曲 平均律曲集 布蘭登堡協奏曲 第三號G大調 1718年創作 巴赫在此曲中思索有關「三」的數目,曲中各由三隻樂器分成三組,以三個段落交談。全曲只用絃樂器演奏,缺少管樂器,所以飄溢著寧靜溫和的室內樂氣氛。 共三個樂章,速度分別為

文档评论(0)

118book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