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七章旅游民俗文化
第七章 旅游民俗文化 一、民俗的概念和特征 二、民俗文化的旅游价值 三、民居的类型和文化内涵 四、服饰的类型和文化内涵 五、节日的类型和文化内涵 一、民俗的概念和特征 (一)民俗的概念 (二)民俗的特征 (一)民俗的概念 民间,是指民众中间,相对官方而言。概而言之,除统治集团机构以外,都可称作民间。它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直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广大中、下层民众。 中国:《礼记》故君民者,章好以示民俗; 《汉书》变民风,化民俗。 1846年,英国学者汤姆斯创立Folklore,民俗是对Folklore的意译。 Folk(民众、民间)+ lore(知识、学问),既指民间风俗现象,又指研究这种现象的学问。 国际学术界: Folklore—民俗、Folkloristics—民俗学 (二)民俗的特征 1.集体性 2.地域性 3.民族性 4.传承性 5.变异性 民俗,即民间风俗,它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 民间的土地庙 规制严整、庄严肃穆 简单质朴、方便实用 北京社稷坛 打春来自“打春牛”,含有催春之意,启示田农抓紧春耕,不误农时。 春打六九头 制作春牛时很有讲究,春牛,用桑木做骨架,春牛身长三尺六寸五,象征一年365天;牛尾长一尺二寸,象征一年12个月;四蹄象征四季;柳条鞭子长二尺四寸,代表24个节气。柳条象征春天; 风俗,是指民众世代传承、相沿成习的生活模式,它是一个社会群体在语言、行为和心理上的集体习惯。 1.集体性 集体性是指民俗的产生、流传都要经过集体接受、集体传承的特征。民俗是集体的共同行为习惯。这是民俗的本质特征。 民俗的产生是集体创造、接受的结果 个人的习性与爱好是不可能构成民俗的。 民俗的流传是集体传承的结果 民俗是靠一代又一代集体的心理、语言和行为传承下来的,服饰、饮食、居住、岁时节日、人生仪礼以及精神民俗,莫不如此。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 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 初一、初二满街走。 民间春节是从腊八或廿三至正月十五这段时间,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老北京春节的儿歌—过春节的基本程序 五代后蜀主孟昶 2.地域性 地域性是指民俗在地理空间上所呈现出来的地方色彩 不同地域有不同的民俗事象 同一类民俗事象在不同地域有差异 如祭敖包、祭灶 影响民俗地域性特征的因素: 1.自然生态环境:地理位置、气候、降水量、土壤等 2.社会生态环境:文化、民族、宗教、农业、牧业等 生态环境的差异→生产生活方式各异→民俗生活模式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民俗文化圈 从地域上划分,有人提出中国“七大民俗文化圈”: (1)东北民俗文化圈:满汉族风俗融合 (2)游牧民俗文化圈:民风强悍勇武 (3)黄河流域民俗文化圈:传统文化底蕴厚重 (4)长江流域民俗文化圈:秀美精巧 (5)青藏民俗文化圈:藏族风俗和藏传佛教 (6)云贵民俗文化圈:民族风情千姿百态 (7)闽台民俗文化圈:中原古风犹存 东北 闽台 青藏 游牧 黄河 长江 云贵 3.民族性 民族性:民俗是民族的重要标志,是构成民族的一个要素。有两方面的含义: 1.同一民俗事象在不同民族中有不同表现 2.不同民族中有别于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 主要由各民族不同的自然环境、经济方式、社会状况、文化特点等差异造成的。 满族的“匚”型炕,俗称万字炕 满族民俗 4.传承性 传承性:是指民俗在空间上的横向传播和时间上的纵向传承。体现了民俗在空间上的伸展性和时间上的传递性。 民俗一旦形成,就有很强的稳定性,约束人们的行动和意识,并在广阔的空间和时间里,形成多元民俗文化相互间的碰撞、吸收和发展。 民俗是具有超稳定结构的文化事象。良俗以其合理性赢得广泛认同而代代相传,陋俗因其保守性而传之后世。 如婚俗: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议婚 占卜 订婚 聘礼 择日 迎娶 “开面”或者是“绞脸” 晋中乡村传统婚俗纪实 用去壳的的熟鸡蛋美容 口含红纸美唇,而不用口红 良俗的合理性 陋俗的保守性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