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科学主义在中国.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唯科学主义在中国

唯科学主义在中国——历史的回顾与批判 范岱年 摘要:近年来,关于唯科学主义(Scientism)或科学主义的讨论又一次在我国学术界兴起。唯科学主义在国外是一个贬义词,是对那种把自然科学看做文化中价值最高部分的主张的一种贬称。而有意思的是,我国有一些科学主义者却把这当做一个美称来加以提倡。 关键词: 科学 科学主义 范岱年    近年来,关于唯科学主义(Scientism)或科学主义的讨论又一次在我国学术界兴起。唯科学主义在国外是一个贬义词,是对那种把自然科学看做文化中价值最高部分的主张的一种贬称。([1])而有意思的是,我国有一些科学主义者却把这当做一个美称来加以提倡。([2])   关于唯科学主义的定义,国内的学者已作过许多详细的介绍。强唯科学主义是指“对科学知识和技术万能的一种信念” (见《牛津英语词典》)。弱唯科学主义是指“自然科学的方法应该被应用于包括哲学、人文和社会科学在内的一切研究领域的一种主张” (《韦伯斯特大词典》)。([3])在前苏联和我国,唯科学主义有一种变形,即“马克思主义的唯科学主义”,这是一种把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看作是一种“万能的科学”,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的主张。   本文拟对唯科学主义在中国的流行及其危害作一历史的回顾,并稍作批判。    1923年的科学与人生观(科学与玄学)大论战   正如胡适所指出,自清末变法维新以来,“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和维新的人,都不敢对它表示轻蔑或戏侮的态度。那个名词就是‘科学’。”([4],胡序)可是,在1919到1920年间,梁启超与张君劢等人到一次大战后的欧洲考察。在考察中,他们深感到,欧洲科学虽然发达,但仍不能避免世界大战的浩劫。由此可见科学并不万能。1923年2月14日,张君劢应邀到清华学校作题为“人生观”的讲演,认为“科学无论如何发达,而人生观问题之解决,决非科学所能为力。”([4],张君劢,“人生观”)   张文发表后,马上遭到地质学家丁文江的尖锐反击。丁称张君劢为玄学鬼,并指出:“科学的万能,科学的普遍,科学的贯通,不在它的材料,在它的方法。”“人类今日最大的责任与需要是把科学方法应用到人生问题上去。”([4],丁文江,“玄学与科学”)唯物主义者吴稚晖提出了漆黑一团的宇宙观和人慾横流、“两手动物演戏”的人生观([4],吴稚暉,“一个新信仰的宇宙观及人生观”),得到了胡适的赞扬。胡适本人还提出了自然主义的人生观,共10条,前9条谈的都是科学的结论,最后一条提出人要“为全种万世而生活”的最高宗教。([4],胡序)这些唯科学主义者都忽视了人生观是有关人生的目的、意义与价值的;忽视了科学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有根本的区别。爱因斯坦说得好:“科学不能创造目的,更不用说把目的灌输给人们;科学至多只能为达到目的提供手段。但目的本身却是由那些具有崇高伦理理想的人构想出来的。...由于这些理由,在涉及人类的问题时,我们就应当注意不要过高地估计科学和科学方法;我们也不应当认为只有专家才有权利对影响社会组织的问题发表意见。”([5],第268页)   马克思主义者陈独秀在总结这场争论时说:“我们相信只有客观的物质原因可以变动社会,可以解释历史,可以支配人生观,这便是‘唯物的历史观’。”他还相信“‘唯物的历史观’为完全的真理”。([4],陈序)马克思主义者瞿秋白则认为这场争论“所论的问题在于承认社会现象有因果律与否,承认意志自由与否,别的都是枝节。”他的回答是:社会现象同自然现象完全一样,有其“因果的必然”;社会发展的“最后原因”是生产力,最后结果是社会主义,这就是历史发展中的“天道”。一切英雄豪杰、理想家或天才,只有成为社会变革的“历史工具”,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6])陈独秀和瞿秋白在这里把唯物史观等同于科学,等同于“完全的真理”,等同于社会现象中必然的因果律。其实,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看待社会、历史的重要观点。但马克思从来没有用过“历史唯物主义”这个词,而是由恩格斯创造的。([7],第111-112页)马克思在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曾说“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做是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但他并没有把这看作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的因果律。马克思在1844年,既强调自然主义,也强调人道主义(或人本主义)([8])而瞿秋白要人做“历史工具”,完全忽视了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方面,成了单纯的自然主义和唯科学主义者。龚育之曾批评郭颖颐,不应该把陈独秀说成是“唯科学主义者”,因为陈独秀既提倡科学,又提倡民主,欢迎德先生和賽先生。([9])确实,陈独秀在1919年提倡过科学和民主,但在一年后,他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把阶级斗争学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