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24抗菌药临床试验微生物实验室技术指导原则().doc

2015年8月24抗菌药临床试验微生物实验室技术指导原则().doc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年8月24抗菌药临床试验微生物实验室技术指导原则()

抗菌药物临床试验微生物实验室技术 指导原则 (讨论稿) 二○一五年七月 目录 一.概述 3 1.抗菌药物临床试验的特殊性 3 2.抗菌药物临床试验微生物评价的现状 3 3.本指导原则的目的及应用范围 3 二.抗菌药物多中心临床试验中对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要求 3 1.实验室的资质要求 3 2.实验室的工作内容 4 三.抗菌药多中心临床试验研究中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相关的管理制度 5 1.检测项目的申请单、鉴定单及结果报告 5 2.菌种保存、运送及接收 6 3.菌种复核结果的反馈 7 4.生物安全制度 7 5.试验资料的管理和保密制度 8 6.培训制度 9 7.外包制度 10 8.临床试验医疗机构中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能力评估制度 10 四.微生物学疗效评价中所涉及的技术要求 11 1.标本采集 11 2.标本的处理 12 3.病原菌的纯分和菌种鉴定 13 4.菌种的编号 13 5.菌种的复核鉴定和保存 14 6.药物敏感性试验 14 7.血清学和尿抗原测定 16 五.中心实验室微生物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 16 1.病原学资料 16 2.药物敏感性试验资料 16 3.报告的格式和内容 17 参考文献 18 抗菌药物临床试验微生物实验室技术指导原则(讨论稿) 概述 抗菌药物临床试验的特殊性 抗菌药物因其作用于感染人体的细菌等病原微生物而起药效,在其临床试验中必须同时对其微生物学疗效进行评价,并在综合评价临床疗效的同时,才能对其优效性做出评价,对临床使用提供基础数据。因此,对微生物学疗效的评价是抗菌药物研发过程中最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研究内容之一。 抗菌药物临床试验微生物评价的现状 自上世纪80年代末,国内研发的抗菌新药临床试验逐渐增多,微生物学疗效评价已经成为临床试验的重点内容之一,虽然在多中心临床试验中制定了统一的临床试验计划和方案,也包括微生物学评价要求,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无论是对实验室的管理,还是相关的技术要求,距目前国际上抗菌药物临床试验中微生物学疗效评价要求尚存在较大差距,极大地影响了抗菌药物的研发。因此迫切需要建立能与《抗菌药物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相配套的微生物疗效评价所涉及的微生物实验室技术体系,保证临床试验的质量,提高研究与评价水平。 本指导原则的目的及应用范围 本指导原则阐明了抗菌药物临床试验基本要求,本指导原则为药品注册申请人和临床试验研究者在规划设计、实施和监督临床试验,收集和分析试验数据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使安全有效的抗菌药物更好更早地用于临床治疗。本指导原则主要适用于抗菌药物的临床试验。以制定操作方案和手册临床中临床微生物学评价要求出具菌种复核反馈报告申办方出具抗菌药多中心临床研究中心实验室检测报告标本送检者出具菌种鉴定报告试验药和对照药的标本送检者出具菌种报告进行和菌种中心实验室实验室的要求复核结果通报临床研究者镜检和分离培养菌菌种中心的血清和尿液标本中心的血清测定尿抗原测申请单7-10个工作日必须给予分中心实验室菌种复核反馈报告 反馈报告 反馈报告的内容应包括: 菌种接受的情况描述 菌种相关信息收集的情况 菌种复核的结果 是否需要重送,或需补齐资料等 并将上述反馈报告以合适的方式送达分中心实验室 复核结果与原鉴定报告不一致时的处理措施 必须要求分中心重送菌株,再次复核; 再次复核结果与分中心实验室原鉴定报告一致时,维持分中心实验室结果 再次复核结果与分中心实验室原鉴定报告仍不一致时,并与中心实验室初次复核一致,则要求分中心修改CRF表 CRF表的修正 再次复核的结果仍维持初次复核结果时,中心实验室应以反馈意见表形式通知试验中心,需以中心实验室菌种鉴定复核结果为准,并修正病史及病例报告表(CRF)中有关病原微生物鉴定结果的相应记录。 生物安全制度 对项目研究中,所发生的与所有微生物学操作相关的活动和行为以及产生的结果,包括菌种的保存、销毁、运输等均应制定生物安全措施,保证研究项目正常开展。 参照文件 2004年11月12日颁发的第424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按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要求规范员工所有操作行为; 菌种的保存 按上述文件第二章“病原微生物的分类和管理”第十四条的要求,认真保管好项目试验期间临床试验分离菌种; 菌种销毁 在项目结束后,申办方通知可以销毁菌种时,应按上述文件第二章“病原微生物的分类和管理”第十六条的要求消毁菌种;并要有详细的销毁记录; 菌种运输 承运菌种或标本的运输公司必须具有运送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资质,承运的过程应参照卫生部令第45号《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 试验资料的管理和保密制度 项目研究中数据和资料是贯穿项目顺利开展始终的生命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