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三中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Word版无答案.docVIP

安徽省合肥三中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Word版无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安徽省合肥三中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Word版无答案

合肥三中高三年级12月份月考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1、张荫麟在《中国史纲》中说,“在一个王室的属下,有宝塔式的几级封君,每一个封君虽然对于上级称臣,事实上是一个小区域的世袭政长而兼地主。”依据你的理解,这里所说的制度应该是 A.井田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2、汉武帝于公元前106年在全国分设冀、幽、并、徐、梁、青、荆等十三州,每州设刺史一人。刺史每年八月巡视所部郡国,以“六条问事”考查郡县长官,内容有:“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 “二千石子弟恃怙荣势,请托所监”、“两千石违公下比,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正今。”这主要反映了 A.中央集权受到地方的严重威胁 B.王国问题依然未能得到有效解决 C.皇帝加强对基层百姓控制 D.汉武帝重视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 3、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克里斯提尼重新划定以地域为基础的10个行政部落代替原先的4个血缘部落。这两个措施共同的进步意义是 A.有利于打破贵族垄断特权 B.导致了官僚政治的衰落 C.有效加强了中央集权 D.都缓和了社会矛盾 4、据《国史大纲》记载:“唐初不课盐,开元以下始课盐,天宝年间,盐每斗尚仅十钱,其后乃增至四十倍,天下之赋,盐税居半。唐初无茶税,建中以下始税茶。唐初无酒禁,广德以下始课酒。唐初待工商优甚……其趋势自唐中叶以后而始变。”这一重大政策转向 A.导致之后的社会商业活动萎缩 B.反映了专制政权对商业的控制 C.说明唐朝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D.加剧了社会贫富不均的现象 5、明末,某地出现了收蚕、烘煮、缫丝、制丝、织绸、浆染等家庭作坊几百家,并有“桑植满田日,户户皆养蚕;步步闻机声,家家织绸缎”的民谣。这说明该地 A.手工工场普遍建立起来??????? B.农业生产地位降低 C.手工业实行专业化生产??????? D.农工商业协调发展 6、《十二铜表法》规定:原告传被告出庭,如被告拒绝,原告可邀请第三者作证,扭押同行。如被告因疾病或年老不能出庭,原告应提供交通工具。如诉讼当事人为富有者,则担保其按时出庭的保证人,应为具有同等财力的人;如为贫民,则任何人都可以充任。材料表明罗马法的特点是 A.承认契约,原则性强 B.保护贵族,阶级性强 C.尊重传统,灵活性强 D.条文清晰,实用性强 7、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革命》中称:“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哪一段插曲比鸦片战争为谴责‘帝国主义侵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它成为中国人对西方武力入侵和在此以后几乎整整一个世纪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地位的不满情绪的内容。除了从这一角度看鸦片战争外,还有必要将其放到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之中去观察”。在该“趋势”背景下,费正清认为 A.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 B.侵略者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力量 C.鸦片战争阻碍了中国现代化历程 D.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灾难开端 8、托克维尔认为:路易十六统治时期(1774年即位)是旧君主制(经济)最繁荣的时期,何以繁荣反而加速了大革命的到来?……而对于一个坏政府来说,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刻。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也曾发生过类似情况,其中最符合材料中托克维尔观点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9、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一书中指出:“革命与国民并未带来预期的和平与秩序,民国时期较以前经历更多的痛苦与失序,它重现了传统上紧随王朝衰亡而来的失序与混乱。”这表明 A.革命比建国更重要 B.民国时期的社会政治建设没有任何成效 C.辛亥革命没有带来社会进步 D.相对于推翻旧制而言,建立新制更难 10、“如果把1688年前后的历史变化联系起来看,谁也无法否认它是英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次以政变为形式的革命,而且视野拉得越长,其革命性就越明显”。材料所述的“革命性”主要表现为 A.建立了议会制共和国 B.国王权力全部转移至议会 C.从传统君主专制向近代民主转变 D.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 11、有人认为:“战争,更正确地说,是临时政府没有能力结束战争,成了列宁获得胜利的主要原因。”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俄国社会的矛盾   B.新经济政策使人民获得了“和平、土地和面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