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教版本历史必修3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同步练习2
第一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1.下列对“百家争鸣”的含义理解正确的有( )
①是指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②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当时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
③所谓“争鸣”,指各派针对当时社会上和学术上的各种问题,展开讨论,争相发表不同的见解
④这些思想家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
A.①②③④ C.②③④
B.①③④ D.①②③
2. 以下关于各派与其代表人物的对应不正确的是( )[
A.道家学派——老子、庄子 B.墨家学派——墨子、荀子
C. 法家学派——韩非子 D.儒家学派——孔子、孟子
3.孔子主张社会和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这些主张产生的共同社会背景是( )
A.社会长期动荡不安 B.百家争鸣趋于合流
C.奴隶制度全面崩溃 D.封建经济逐步兴起
4.关于下图所人物说法正确的有( )
①生活在战国时期,鲁国人 ②其思想的核心是“仁”
③晚年对《诗》、《礼》、《书》、《易》、《中庸》、《春秋》进行了整理,是为“六经”,后被奉为儒家的经典
④他创办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
A.②④ C.②③ B.①③ D.①④
5.下图所反映的指导思想与我国孟子的“民本”思想的相似点是:
A.反对封建制度 B.突出现实社会中“人”的重要作用
C.维护当时统治阶级的利益 D.要求统治阶级爱惜民力
6.下列言论中,属于战国思想家荀子提出的是 ( )
A. 施政用“仁义”和“王道”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ZXXK]
C.“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D.“神之于质,犹利之于刃科网]( )
A.汉武帝 B.宋太祖 C.唐太宗 D.康熙帝
8. 在关于 “人性”的看法,你认为( )
9.儒家思想体系中包含许多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思想,这些优秀传统思想包括下列
①以德治国 ②依法治国 ③轻徭薄赋 ④“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④( )
A.孔子——“节用而爱人” B. 孟子——“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
C. 老子—— 人生来就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D. 荀子——人们具有“好利”、“好声色”的本性需求
11. 战国时期的有一学派提出“以法为本”和“法不阿贵”,这一派别的代表人物是( )
A.孔子 B.韩非子 C.庄子 D.墨子
12.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四处游说、讲学,他们的共同点是( )
A.极大地开阔了视野,促进了文化的觉醒 B.维护社会新秩序,倡导个性解放
C.追求社会安定,要求与民休息 D.主张实行法治,要求建立理性社会
二、材料解析题
13.2004年4月,美国副总统切尼在复旦大学发表演讲,校方赠送切尼一件礼物(见图:图意为孔子的书籍)。事后,几位学生议论为什么送这件礼物。
甲说:“估计是宣传中国古代优秀的教育思想
乙说:“可能是弘扬中华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
丙说:“也许是让外国人知道中国人权思想比西方早两千多年。”……
问题:请概要写出你对甲、乙、 丙三种说法的理解。
参考答案:(1)甲侧重孔子是中国古代教育家或孔子的有些教育思想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2)乙突出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儒家文化曾是中国主流文化。
(3)丙的说法有一定道理,孔子主张“仁”,孟子提出过“民本”,但与西方启蒙思想家提出的“人权”观念有本质区别;
14.荀子在《天论》中说:“百王之无变,足以为道贯(规律)。一废一起,应之以贯。理贯不乱,不知贯,不知应变。”又说“始则终,终则始,若环(循环)之无端也……君臣父子兄弟夫妇,始则终,终则始,与天地同理,与万世同久,夫之谓本。”对此,郭沫若指出:“(荀子)只承认变化而看不出进化,只承认循环而看不出发展。”
回答荀子有哪些重要主张?根据上引言论结合指出思想产生的社会根源。荀子的思想有哪些不足之处根据材料及荀子的主张说明荀子思想的阶级属性。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