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五章城市道路平面与纵断面设计技术分析.ppt

第五章城市道路平面与纵断面设计技术分析.ppt

  1. 1、本文档共9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6)断链位置及长短链关系; 7)沿线跨越的河流名称、桩号、常水位和最高洪水位 下部为数据栏部分,从上至下依次为: 1)土壤地质情况(公路要求); 2)坡度/坡长; 3)设计高程; 4)地面高程; 5)填挖值; 6)里程桩号; 7)直线及平曲线。 第五节 纵坡和坡长 一、道路的纵坡 1. 纵坡(坡度) 道路纵坡常指道路中心线(纵向)坡度。道路中线两点间的高差与水平距离的比值(以 %计)称为纵坡或坡度。 从路线起点至止点的方向看,路线升高为上坡,降低为下坡。规定:纵坡上坡为“+”,下坡为“-” 例如:+5.2%为上坡, -2.8%为下坡。 i 2.坡长 则指道路中心线上某一特定纵坡路段的长度。 道路纵坡的大小,关系到交通条件、排水状况与工 程经济。过大的纵坡会引起车速降低和行车不安全 ,因此,如纵坡较大,则坡长不宜过长;而过小的 纵坡在多雨地区易导致街坊、路面排水不畅。因此 ,究竟应选择多大纵坡,需要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 分析。 3.最大纵坡 指在纵坡设计时各级道路允许使用的最大坡度值。 它是根据汽车的动力特性、道路等级、自然条件等因 素以保证车辆以适当的速度安全行驶而确定的。它是 道路设计时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关乎到汽车行驶速度 、运输效益、行车安全、道路工程量与造价等。 1)考虑各种机动车辆的动力要求 2)考虑非机动车行驶的要求 3)考虑自然条件的影响 4)考虑沿街建筑物的布置与地下管道敷设要求 4.最小纵坡 城市道路通常低于两侧街坊,两侧街坊的雨水排向车行道两侧的街沟,然后顺街沟的纵坡流入沿街沟设置的雨水口,再由地下的连管通到雨水管道排水,因此为保证路面、边沟排水顺畅,防止淤塞所必需的最小纵坡值一般设置不宜小于0.3%。 5.坡长限制 坡段起止点间的距离(即前后变坡点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坡长。 (1)最大坡长限制 限制理由:长距离大坡对行车不利。持续上坡易使发动机过热影响机械效率;持续下坡刹车频繁危及安全。 非机动车车行道纵坡度宜小于2.5%。大于或等于2.5%时,应按表5.2.5规定限制坡长。 (2) 最小坡长限制 理由:坡长过短,行车频繁颠簸;坡差较大时易造成 视线中断;不易设置竖曲线,城市道路纵坡最小长度应大于或等于表5.2.3-2的数值,并大于相邻两个竖曲线切线长度之和。 第六节 竖曲线 一、竖曲线 在道路纵坡转折点常设置竖曲线将相邻的直线 坡段平滑地衔接起来,以使行车比较平稳,避免车 辆颠簸,并满足驾驶者的视线(视距)要求。道路竖 曲线也常采用圆曲线,圆形竖曲线(凹、凸形)。 纵断面各转坡点布置示意 凸形转坡点处转坡角与视距的关系 凸形转坡点处视距的计算 二、竖曲线几何要素计算 L T T y E ω ω x y x R L:竖曲线的曲线长 T:切线长 E:外距。 R:竖曲线半径 坡度差:ω=i2-i1 曲线长: 切线长: 外距: i1 i2 三、竖曲线半径 1.竖曲线半径的选择 竖曲线设计,关键在半径的选择。一般而言,应根据道路交通要求、地形条件,力求选用较大半径,至于凸形、凹形竖曲线的容许最小半径值,则分别按视距要求及行车不产生过分颠簸来控制。 2.竖曲线最小半径 这是对竖曲线半径作出的限制。 竖曲线最小半径要满足: (1)缓和行车冲击(径向的超重、减重不要剧烈); (2)行车时间不应少于3 s; (3)满足行车视距。 3.竖曲线设计 竖曲线设计的一般要求 竖曲线是否平顺,在视觉上是否良好,往往是构成纵面线形优劣的主要因素。竖曲线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 1)宜选用较大的竖曲线半径。在不过分增加工程量的情况下,宜选用较大的竖曲线半径。通常采用大于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的半径值,特别是当坡度差较小时,更应采用大半径,以利于视觉和路容美观。只有当地形限制或其它特殊困难不得已时才允许采用极限最小半径。在有条件的路段,为获得平顺而连续且视觉良好的纵面线形,可参照下表选择竖曲线半径。 2)同向竖曲线应避免“断背曲线”。同向竖曲线特别是同向凹形竖曲线间,如直坡段不长,应合并为单曲线或复曲线。 3)反向曲线间,一般由直坡段连接,也可径相连接。反向竖曲线间最好设置一段直坡段,直坡段的长度应能保证汽车以设计车速行驶3s的行程时间,以使汽车从失重(或增重)过渡到增重(或失重)有一个缓和段。如受条件限制也可互相连接或插入短的直坡段 。 4)竖曲线设置应满足排水需要。 若相邻纵坡之代数差很小时,采用大半径竖曲线可能导致竖曲线上的纵坡小于0.3%,不利于排水,应重新进行设计。 第七节 视觉分析及道路平、纵线形组合设计 一.视觉分析的意义 1、保证行车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