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送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VIP

《黄鹤楼送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鹤楼送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

《黄鹤楼送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词语组块,感知诗意   1.复习词语   暮春三月黄鹤楼孟浩然李白   杨柳依依飞檐凌空誉满天下饯行   繁花似锦俯临长江令人敬仰脍炙人口   2.请选用上面的词语,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谁把这首脍炙人口的名诗背一遍。   【设计意图】词语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关键点、敏感点。《黄鹤楼送别》是一篇文美、景关、情深的文章,因此,在充分阅读文本的基础上精选文中词语,并按块重组,每组围绕一个意思,学生读词的同时想象画面、感受意境、积蓄情感。“背古诗”这一环节通常是古诗学习的最后环节,而笔者之所以将这一环节提前,主要是尊重高年级学生的知识积累,因为他们对这首诗内容都很熟悉,早已烂熟于心。   二、读诗质疑,自主释疑   1.不需要老师讲授,同学们便能自然吟诵,这就是名诗的魅力。可当我们再对这首名诗细心揣摩时,你还有哪些地方不太明白?(学生质疑略)   2.同学们,这篇课文是以“文包诗”的形式出现的,刚才大家提出的问题,文中已经作了较好的解释,只要大家潜心读文,相信这些问题一定能迎刃而解。请同学们边读课文,边用笔把找的答案在书上标出来。   【设计意图】‘‘文包诗”这类课文应该遵循“学诗为主,以文解诗,借文悟情”的原则。尽管学生能熟练背诵古诗,但并不能说明他们都能读懂古诗,因而在读诗质疑这一环节依然会精彩纷呈。让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走进文本,潜心会文,既体现“以生为本”的课程理念,又符合“文包诗”教学的特点。   三、诗文对照,理解诗意所以,文中说“顺江东下”,而这里的“西辞”,又可以说作“辞西”,“西辞黄鹤楼”,即“辞去西边的黄鹤楼”。   2.理解“烟花三月下扬州”。   (1)文中哪些词语或句子描写的是“烟花三月”的景色?   (2)诗题说的是孟浩然“之广陵”,诗中却说孟浩然“下扬州”,这是为什么呢?   (3)结合示意图,品味“下”字。   3.理解“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用课文中的句子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2)强调“尽”的意思是“消失”。   【设计意图】理解诗意是学习古诗的第一步。“文包诗”最大的特点是把诗意融于一个生动形象的故事情节之中,因此,只要学生认真读“文”,“诗”与“文”便能一一对照,初步达到理解诗意的目的。但对于古诗中有一定难度的词语,如“西辞”“下”“尽”等,教学时,则需要多花一些工夫,指导学生理解到位。   四、披文入境,领悟诗情   1.这是一首情景交融的名诗,虽然只有28个字,但字字传递着朋友间的依依惜别、难舍难分之情。   2.这份深厚的情感就蕴藏在他们不经意的动作、朴实的话语中。默读课文,用笔画出这些词句,并写出自己的感受。   3.交流自学情况。   (1)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一会儿……依依惜别之情。   1.理解“故人西辞黄鹤楼”。   (1)联系课文,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2)了解“故人”:李白所称的“故人”是谁?你们了解他吗?谁来背背他的作品?   (3)理解“西辞”:①课文中明明说孟浩然“顺江东下”,古诗中怎么会是“西辞”呢?②运用图示法理解“西辞”。(出示标出武汉与扬州的地图)   黄鹤楼号称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她位于长江之畔,是湖北武汉的一大胜景,而孟浩然要去的扬州城在武汉的东边。   ①引导学生从动作中感悟人物心灵,体会人物情感,并畅谈感受。②这些动作看似波澜不惊,但他们的内心却波翻浪涌,此时他们会想些什么呢?   (2)终于,李白拳起了酒杯说:“孟夫子,……我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   ①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引导学生抓住“何时再相见”“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等词句来体会朋友间依依惜别之情,并指导感情朗读。   ◆引导学生抓住“举”、四个“您”、“誉满天下”“兄长与老师”等词句体会李白对孟浩然敬仰与赞美之情。   ②阅读下面资料,你又体会到什么?   A.孟浩然比李白年长十二岁,他俩在襄阳碰面,一见如故。他们常常一起饮酒作诗,因为志趣相投而成为知己。   B.黄鹤楼一别就是十年,又一次相见时,李白写下了《赠孟浩然》一诗,以表达自己的朋友的钦佩――“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辑清芬!”   ③当时他俩说话时会有怎样的神情与语调?有感情地练读这段文字。   (3)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   ①引导学生从“伫立”“凝视”“……”中体会友人离去时李白内心复杂的情感,并指导朗读。   ②区别“仰望”“远眺”与“凝视”三个词语的不同意思。   ③长江是当时交通要道,为何李白却说“孤帆”远去?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