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神分析入门
浙江省精神卫生中心 陈正昕
弗洛伊德(1856-1939)
《梦的解析》
《精神分析引论》《新编》
《图腾与禁忌》
《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病理学》
《少女多拉的分析》
《玩笑及与无意识的关系》
《性学三论》
《论自恋》
《超越快乐原则》
《自我与本我》
《幻象之未来》
精神分析定义
理论核心:我们本身的事情,有许多是连我们自己都不容易知道的。
解决问题:一个人为什么是这个样子?
相信一个人有摆脱各种广泛的心理问题和情绪问题的动力。
精神分析的理念渗透入其他心理治疗范畴。
精神分析发展史
精神分析提出于维多利亚时代,当时社会矛盾复杂,人际关系较为冲突,普遍的人性压抑。
基督教与天主教斗争激烈,崇尚交际而又宣扬男女有别,女性较为压抑,癔症多发。
催眠术盛行,麦斯麦提出“动物磁气说”,布洛伊尔运用催眠治疗癔症。
1900年,《梦的解析》出版,精神分析建立的标志。
弗洛伊德经典案例
艾玛女士
露西女士
少女朵拉
小汉斯
鼠人
狼人
施雷伯议长
精神分析发展史
佛洛依德:运用自由联想、梦分析、日常生活的分析,维持本我、自我、超我的力比多平衡,力量不平衡导致心理障碍。
阿德勒:强调自卑情结、社会动力学,认为导致心理问题的是生活风格、家庭环境(同胞序列)等。
荣格:强调集体潜意识、原始动力,关注现在和将来,注重同时性、同步性。
精神分析发展史
安娜、霍妮、佛罗姆、埃里克森:强调自我的成长与完善。
克莱因、费尔贝恩、温尼科特:强调客体关系,提出“好母亲”、“坏母亲”的投射。
拉康:“回到佛洛依德”,强调言语概念,提出婴儿在“镜像”中建立自我形象。
精神分析理论——人格理论
它我
人们内心中最为隐秘和压抑的部分,代表最原始的欲望,以唯乐原则行事。
也是人们最有动力性的部分,是热情、本能、习惯的来源。
不自觉的表露:梦、失误、症状。
精神分析理论——人格理论
自我
人们实际生活中表现的形象,代表现实层面的妥协,以现实原则行事。
自我是人们日常表现中占绝对主导的部分,是一个人成熟后整合的表现。
人的一生是自我不断探索和成长的过程。
精神分析理论——人格理论
自我的形成:人如何证实自己的存在,区分主体与客体?
弗洛伊德:纳西斯现象——他人眼中反映的自己,水中的倒影;
荣格:岩洞学说——原始社会人类看到岩洞上投射的影子;
拉康:镜子学说——人类是早产儿,婴儿如何面对自己的“不成熟”,从镜子中辨别自身的映像,进行同化和异化,“我”的概念建立。
精神分析理论——人格理论
超我
生活中需要遵循的各种道德规范,以道德机制行事。
超我是精神活动中的监控机制,限制自我按它我的意志行事。
梦境变得复杂难懂是监测机制的作用。
超我存在争议,可以看成是自我中的检测管理部分。
精神分析理论——防御
防御机制
自我对本我的压抑。
目的为了避免焦虑、罪恶、冲突等负性心理。
心理防御机制本身越原始,其效果越差,离意识的逻辑方法越远,则越近似于变态心理。
精神分析理论——防御
自恋型防御机制
妄想性投射
歪曲
精神病性否认
分裂
精神分析理论——防御
不成熟防御机制
非精神病性投射
与攻击者认同
分裂性幻想
疑病
精神分析理论——防御
神经症防御机制
潜抑:癔症
置换:恐怖
反向形成:强迫
理智化
情绪隔离
合理化
精神分析理论——防御
成熟防御机制
升华
压制
参与
利他
幽默
精神分析理论——移情
移情
移情存在于每一对人际关系中,如老师和学生、医师和病人之间。
精神分析治疗中移情是必不可少的。
绝大多数呈现的是对父母的移情。
最终目的是建立治疗师与患者的工作联盟。
精神分析理论——移情
正性移情
各种形式的爱组成的移情反应。
多数正性移情有助于工作联盟的建立。
强烈的爱恋与理想化会造成阻抗。
精神分析理论——移情
负性移情
各种形式的恨组成的移情反应。
在治疗中负性移情往往意义更大,是治疗取得进展的重要信号。
了解负性移情依赖于督导和自我分析。
负性移情作为防御方式抵御正性移情。
持续的正性移情是为了掩盖负性移情。
精神分析理论——移情
反移情
治疗师对患者的移情,反映了治疗师的态度。
与治疗师的人格、观点和生活经历相关。
治疗师对患者既有认同,又能够摆脱这种认同。
分析师感到痛苦的状态,应该作为警示分析“治疗关系中正发生什么”的信号。
精神分析理论——移情
移情神经症
包括焦虑性神经症,转换型癔症和强迫性神经症,与之相对照的是自恋神经症。
特征是病人把力比多总是被移置到现实或想象中的客体身上而不是在自我上被撤退,就是这样的结果使它们有了治疗的可能性。
反映的是患者童年时期的问题。
精神分析理论——阻抗
阻抗
阻抗是所有抵抗精神分析进行和过程的力量。
阻抗又是促使保护自我的力量,它的出现往往使自我能够避免冲突和焦虑,保持个体内在的心理平衡。
阻抗是坚持冒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