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古建筑技术分析.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通古建筑 钟楼后的谯楼始建于元代至正九年(1349年),它的前身是宋淳熙年间建造的用以了望的戍楼。由于它建在州署前的所谓“子城”的城门之上,在当时通州城内属最高建筑,因此在明代还有人把“谯楼月晓”列为“通州八景”之一。谯楼内设有计时的刻漏,并采用更鼓来报时。清道光八年,通州知州周焘将谯楼维修一新,撤去原来悬挂的“海山要郡”匾额,换上新命名的“星枢楼”楼匾。楼名星枢,是依星相学说,希望因此使通州文化发达、人才兴盛。 民国三年(1914年),张謇与其兄用南通潘氏捐给通崇海总商会的五千元钱在上海买来巨钟,并在谯楼前建造了钟楼。钟楼为南通建筑师孙支厦设计,在风格上明显受着西方艺术的影响。张謇撰书的“畴昔是州今是县,江淮之委海之端”对联,也被刻上木版悬于楼前,成为传颂多时的名作。 钟楼的建成,为南通民众掌握时间提供了方便。两年后,楼上又增舔了消防警钟,通过警钟的敲击声数来指示火灾方位。另外还配备了代表方向的色旗、色灯,遇有火情,同时张挂。 随着历史的演进,报时更鼓、消防警钟久已消失,而钟楼上的时钟却依然运行。令人欣喜的是,钟楼的形象被设计上市徽,成为南通市的标志。最近,市政府公布谯楼、钟楼为文物保护单位,这对保存和利用这一“中西合璧”的特殊建筑,了解南通历史沿革,无疑提供了保障 南通天宁禅寺始建于唐朝,是南通年代久,规模较大而又保存较好的一座佛教寺院。它是南通江海地区现存的三座唐寺(狼山广教寺,如皋定慧寺,南通天宁寺)之一,明《万历志》、清《康熙志》皆作这样的记载:“唐咸通中僧藻焕堂建。旧名光孝天顺元年僧法恩奏改今名。”《乾隆志》作了这样的补充“寺有光孝塔五级,后有毗卢阁。宋咸淳中(约990年—1003年)君人管某建,僧法恩募捐。”这里记载“天顺元年法恩奏改今名”有误,应为善慧。‘管某’,难以评考,僧人曾称为“管公,管婆”,并在金刚殿供奉其像。在咸淳年间,有宋度宗兵部尚书、郡人(一说石港人)印应雷舍其宅入寺(一记管某舍宅入寺)。天宁寺原系奉圣寺,居州治之西政和间(公元1111年—1118年)迁天宁禅寺并入报恩光孝,后以天宁禅寺通称。 南通博物苑是中国人独立创办的第一座公共博物馆[1-2]???,国家首批一级博物馆[2-3]???,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2]?[4]?,1988年南通博物苑被国务院公布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5-6]???。 南通博物苑位于风光秀美的南通濠河之滨,由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先驱、晚清状元张謇于1905年创办。建苑初期,博物苑藏品分天产、历史、美术、教育四部,主要陈列于南馆、北馆等展馆内,而大型文物标本则展示于室外。[6]? 狼山风景名胜区是江苏省著名的六大风景区之一,狼山位于南通市南郊,是著名的自然风景区,由狼山、马鞍山、黄泥山、剑山和军山组成,西临长江、山水相依,通称五山。狼山居其中,海拔106.94 米,最为峻拔挺秀,文物古迹众多,其他四山如众星拱月,狼山成为五山之首。相传狼山曾有白狼居其上,又传因山形似狼而得名。北宋淳化年间(990~994年)州牧杨钧觉得狼山之名不雅,便改狼山为琅山,后又因山上的岩石多呈紫色,故后人又称之为紫琅山,南通市因而也得了“紫琅”这个雅致的别称。 以“风筝”为主题的南通风筝博物馆是一个“动”“静”结合的综合博物馆,除了馆藏展示接待游客参观以外,还作为南通地域文化名片,承接涉外文化交流展览活动。让博物馆从一个高雅的文化殿堂更多地融入社会,贴近大众。南通地方放风筝历史悠久,习俗成风。南通风筝俗称“板鹞”,为世界一绝,历来以其优美南通风筝博物馆的造型,精巧的工艺和独特的音响效果而闻名于世,被国外友人称为“空中交响乐”。作为南派风筝的代表,清代末期南通板鹞与北京、天津、潍坊等地的风筝齐名而享誉全国。2004年哨口风筝被正式定为:首批江苏省民族民间保护工程项目,这无疑给哨口风筝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了福音。 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是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吴元新于1997年创建的,是我国第一家集收藏、展示、研究、生产、经营为一体的专业博物馆,下设蓝印花布博物馆蓝艺研究所、蓝印花布博物馆明清染坊、蓝印花布博物馆的旅游产品开发展示部。开馆十年来,坚持以宣传民间艺术,继承传统工艺为宗旨,以抢救、保护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重点,以研究传承民间工艺为己任。蓝印花布馆竭尽全力弘扬和传承民间传统蓝印花布,整理收藏明清以来实物及图片资料一万多件,保存着大量优秀的民间制品,出版了《中国蓝印花布纹样大全》藏品卷、纹样卷。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