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遗传的染色体理论
这两只小猫不一般,回头再说。
寻找基因的归宿
性别决定的染色体学说——第一次将性别(性状)同染色体建立了联系(1902年,Mcclung; 1905,Wilson)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细胞学家对遗传送的一份厚礼!(1903年,Sutton、Boveri)
伴性遗传——明确了性状(性别)和基因的关系(1910,Morgan)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的直接证据(1916,Bridge)
第一节?? 性染色体和性别决定
第二节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第三节 伴性遗传
第四节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的直接证据
第一节?? 性染色体和性别决定
知识点:
性染色体
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性别决定类型
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
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有关,叫性染色体。
常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无密切关系的染色体,叫常染色体。
1、性染色体的发现与X0型:
1891年, Henking(德)首先在雄性昆虫细胞中发现了一特殊的结构,称为“X体”。在雄体的配子中,1/2配子有X体,1/2配子无X体,雌体的配子中均有。但他并未把此与性别联系起来。
Mendel遗传学定律,1865年宣读,1866年发表
1902年,Mcclung(麦克朗)在蚱蜢中发现,♀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故他第一次把X体与性别决定联系起来,因他在卵发生过程中没有看到X体,而在有些精子发生过程中看到X体 ,故认为X体是雄性所特有的。
1900年,Mendel规律重新发现,遗传学诞生
1903年,Sutton、Boveri;遗传染色体学说
1905, Wilson和他的同事对蛛蝽属的昆虫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发现:
蛛蝽属的昆虫性别决定:
♂:1/2(6):1/2(7)
♀:(7)
1910年,Morgan,伴性遗传(性别—基因)
1916,Bridges遗传的染色体学说的直接证据
X0型性别决定
♀: A(X)+ A(X) →AA(XX)
♂: A(X) +A(0) → AA(X0)
蚱蜢,蝗虫,蛛蝽属的昆虫。
2、XY型性别决定
XY型性别决定:这种雄体体细胞中含有2个异型性染色体,雌体细胞中含有2个同型性染色体。
♀: A(X) + A(X) → AA(XX)
♂: A(X) + A(Y) → AA(XY)
XY型性决定的生物: 全部哺乳类、某些两栖类、鱼类、昆虫(果蝇)、♀♂异株的植物(女娄菜)。
人类的性别决定
2n=46,♀:44+XX,♂:44 + XY
X染色体:中等大小,已发现有基因200多个。
Y染色体:很小,包含基因数目少;主要是睾丸决定基因,毛耳基因等强烈致雄的基因(男性特征)。
人类X和Y染色体图
性染色体联会时部分配对
3、ZW性别决定
ZW型性别决定:雌体个体含有2个异型性染色体,雄体个体含有2个相同类型的性染色体。和XY性正好相反。
♀: A(Z) + A(W) → AA(ZW)
♂: A(Z) + A(Z) → AA(ZZ)
ZW型性决定的生物:鸟类,蛾类,蚕和某些鱼类。
第二节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图示
第三节 伴性遗传
一、果蝇作为遗传材料的优点和伴性遗传:
双翅目昆虫,体型小,容易饲养。 25℃时12天就可以完成一个世代,生活史短,后代多。(不要忘了,经典遗传学是统计遗传学,多的后代很有必要;群体大,便于选择突变体)
只有4对染色体,容易发现连锁现象。
易杂交、好控制
存在多线染色体,便于观测染色体结构变化
如何解读试验结果?
1.群体正常
2.红眼显性
3.①F1红眼雌蝇是杂合子
4.①F2若存在白眼雌蝇分离比就不符合3:1
5.②F2白眼雌蝇是纯合ww
6.③F1白眼雄蝇不可能从③P红眼雄蝇获得红眼基因
7.①F2白眼雌蝇是不可能存在的?
根据已有知识如何去解释试验现象?
1.③F1白眼雄蝇w0
2.③F1红眼雌蝇wW
3.③P红眼雄蝇自然状态下W0
4.③P白眼雌蝇ww
5.①F2白眼雌蝇不可能出现
6.为什么③P红眼雄蝇自然状态下W0?
6.为什么③P红眼雄蝇自然状态下W0? ——Morgan的假设
Mendel:基因成对存在,分别来自双亲
红眼雄蝇自然状态下红眼基因(W0)不成对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基因也应在性染色体上
性别决定染色体学说:性染色体不匹配
Morgan的假设: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雄性个体的Y染色体没有这个基因,其传递遵循Mendel颗粒遗传规律。
Morgan试验现象的解释:
二、几种伴性遗传的介绍:
1、人类色盲的传递规律:
XbY XBXB
XBY XBXb
XBXb XBY
XBXb XBY
X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中数学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知识点归纳含答案.pdf VIP
- 农村污水治理工程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pdf VIP
- 关于马克思主义环境法思想探究.doc VIP
- 越众集团2012年招聘简章.doc VIP
- 酒店装修施工组织设计.doc VIP
- 半导体光电子器件全套教学课件.pptx
- 日语初级~阅读理解.pdf VIP
-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第二十四章《圆》单元知识点总结.doc VIP
- 2022-2028全球及中国化学水处理设备行业研究及十四五规划分析报告.docx VIP
- CISSP Official (ISC)2 Practice Tests英文(第3版)考试认证文档p.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