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考试作弊.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考试作弊

《浅谈考试作弊》 课题组员:曾腊梅 杜银 李凤 邓文东 吴凤强 指导老师:王海 摘要: 大河报客户端调查结果显示:160名参与者中,59.09%的网友坦言自己曾作过弊,13.64%的网友则表示,作弊对自己来说就是“家常便饭”,27.27%的人选择自己考试没有作过弊。 关键词: 作弊 考试 学生 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 文献资料法 一、问题的提出 由人事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共同负责的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属于国家行业准入考试,2014年10月,在陕西西安考点,监考人员抓住了2000多名作弊的考生。(《广州日报》)执业药师是专门负责提供药物及药事服务的技术人员,如果上岗后不懂装懂,或者一知半解,会直接危及人的生命安全。大河报客户端调查结果显示:160名参与者中,59.09%的网友坦言自己曾作过弊,13.64%的网友则表示,作弊对自己来说就是“家常便饭”,27.27%的人选择自己考试没有作过弊。 二、研究目标 我们设计了相关问卷,用三个问题对职高学生进行调查,以了解职高学生对作弊的不同心态。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为了了解本班的考试风气情况,雷霆小组做了个简单的调查。调查对象为6名同学和2名教师 调查结果: 受访者 作弊原因 作弊后想法 作弊方式 同学1 为了不挂科 过意不去 翻书 同学2 不希望考太差 坦然无压力 看别人 同学3 不会做 很开心 瞄别人 同学4 想考高分 没感觉 看别人 同学5 讲义气 庆幸没被发现 打手势 同学6 怕考太差 觉得没太大帮助 交谈 老师1 不想考差难看 没感觉 偷看 老师2 没有作弊经历 不想骗自己 木有!! 由此可见,考试作弊现象普遍存在于学生中。那么,是什么促使我们冒着风险去作弊?考试作弊会带来什么危害呢小组对此进行了一些探讨。 一 心理 1.依赖心理 学生自我意识薄弱。当代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由于从小家庭、学校包办过多过细,他们对人生观、价值观缺乏思考,自我意识薄弱,往往没有一个健全的人格,会导致一部分学生对是与非、对与错不加分析,对考试作弊有一种习惯性的强烈依赖心理。 2.虚荣心理 有些学生平时表现不错,有的是学生骨干、有的是历年奖学金获得者,他们考试不是为了过关,而是为了得到更高的分数以保持荣誉感和评奖评优,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这样的学生往往对考试没有正确深层的认识。 3. 盲从心理 由于目前的社会还缺乏一个健全的诚信体制和环境,导致考试作弊在很多学校成为一种客观的存在,而且为数不少。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人都有一种“趋众心理”。看着很多人在作弊,有的学生也会趋之若鹜、“赶趟时髦”。 4. 投机心理 少数学生跨入高中后,对自己放松了严格要求,学习失去了目标。平时怕吃苦,学习不努力,到了期末考试就动歪脑筋,利用各种手段进行考试作弊,想用投机取巧来坐享其成。要想想,普天之下哪有这么多免费的午餐? 5. 讲义气心理 这类学生自身学习成绩相对较好,但是性格里有一股很强的同情心和侠义之气,是非不分,仅凭义气。面对同学的“求助”,不加思考,慷慨地伸出“友谊”之手,岂知害人害己。究其原因,是把考试当儿戏,对作弊的危害性认识不清》。 6. 不平衡心理 有些同学看到别的同学考试作弊轻而易举,尤其还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使得一些学习努力的反而不如考试作弊的,这些学生就感到考试成绩不公平,产生心态不平衡,进而也加入到考试作弊的队伍之中。这种不平衡心理往往是作弊现象普遍化的罪魁祸首。 二 原因 第一类,平时学习态度不端正,许多该掌握的知识都没有掌握。说到底他们是逃避现实,暂时欺骗自己,欺骗别人,以换取一时的安慰,哪怕抄了还是垫底。 第二类,他们也知道作弊不对,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一点好处也没有,但还是在考试中要作弊,主要是因为每一次考试成绩揭晓,父母都非常关心,因而压力很大,尤其是担心父母会批评和失望。 第三类,他们也知道考试不应该作弊,但是看到别人作弊,认为如果自己规规矩矩的去应试,考试结果就会不公平,因此,“大家都抄,我不能不抄”。可见,学生本身从心底里还是希望考试应该公平、公正、合理,只不过采取的行为方式不对。他们不愿破坏同学之间关系去举报作弊,用其它合适方式去杜绝作弊。他们的心理可以说既是从众心理,也是叛逆心理。 第四类,成绩好的学生也作弊。有两种大的表现,一是自己抄袭作弊,一是帮助别人作弊。一般认为成绩好的学生不会作弊,其实是错误的,他们抄的方式或作弊的行为更为特别,容易骗过人们的注意。他们作弊的原因,一是成绩好本身的压力,希望每次拿到好成绩。第二是,谁不想更好,正如时下广告词所言: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第五类,受应试教育影响,尤其是中学,突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对于被学生们称之为副科的生物。地理、政治、历史等则不予重视。平时掉以轻心,考试只有抄,大家都如此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