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未出资股东的相关法律问题.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未出资股东的相关法律问题

浅谈未出资股东的相关法律问题   司法实践中,经常遇到公司股东未出资的问题。在2013年12月28日《公司法》修订后将公司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可以预料,今后这个问题将会更加严重。同时,由于我国公司法及其司法解释尚有许多有待完善的部分,对于股东资格认定还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因此,研究未出资股东的相关法律问题具有很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一、未出资股东的界定   未出资股东,即在公司中没有实际缴纳出资的股东,既包括公司设立时没有实际缴纳出资的股东,也包括公司增资时没有实际缴纳出资的股东。股东未出资,实践中主要包括以下两种情形:(1)股东有真实的出资意愿,但由于情况变化,不能出资或者拒绝出资,如迟延出资或瑕疵出资股东等。(2)股东自始就无出资意愿,只是为了规避法律,被其他股东登记为公司股东,如显名股东、干股股东等。从逻辑上看,未出资股东包含的意义最广,可以说所有的股东违反出资义务的形态都包括在内,有完全不履行、未完全履行和不适当履行三种形态。本文所研究的未出资股东即指广义上的概念。   二、未出资股东的股东资格问题   股东不履行出资义务,首先违反了诚信义务,这不仅对于其他守约出资的股东是不公正的,而且影响了公司的正常经营,更重要的是,妨害了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实现。因此,对于未出资股东,司法首先考虑的就是是否否定其股东资格。   关于这一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着一个发展的过程。   第一个阶段,即1993年《公司法》出台以后。《公司法》第四条第一款规定:“公司股东作为出资者按投入公司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的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该条款强调的是“股东作为出资者按投入公司的资本额”,这是因为当时实行的是严格的法定资本制,强调公司注册资本的真实性。受此影响,当时许多学者都认为,欲取得股东资格必须向公司出资,未出资股东当然应当否定其股东资格。如刘瑞复教授认为:“股东是指公司资本的出资人或股份的持有人。股东因其出资而取得股东身份从而形成与公司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漆多俊教授认为:“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是向股份有限公司出资,取得公司股份的公司成员。   第二个阶段,即2005年修订《公司法》以后。《公司法》第四条修改为“公司股东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删掉了原来的“作为出资者按投入公司的资本额”。这是由于在实践中,资本信用理念逐渐被资产信用理念所取代,更注重公司资产的真实性。因此,2005年《公司法》第二十六条将公司注册资本由严格的法定资本制转为一次发行、分期缴纳的认缴制度,其核心仍然是法定资本制。所以,学者认为,是否缴纳出资不是股东资格的决定性条件,不能以未出资否定股东资格。股东未缴纳出资并不否认股东的股东资格,简单地以股东未出资而否定其股东资格与法理不符。只要符合股东资格的形式条件,即便不具备股东出资的实质条件,也应当确认股东资格的成立。[5] 225   第三个阶段,即2013年12月28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修订《公司法》以瓜《公司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修改为彻底的认缴制度,即“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也同样实行认购制度。这意味着我国在这两类公司的资本制度上彻底完成了从注册资本制向授权资本制的转变。   因此,我国现行法律允许股东出资与取得股东资格相分离。履行出资义务的行为实际是股东对公司履行义务,应当是先有股东资格,后有出资义务。虽然实际出资是股东对公司最重要的义务,但股东未出资并不否定其股东资格。如果否定其股东资格,又凭什么要求其履行补缴义务?这样逻辑不通。   三、未出资股东的除名问题   股东如果长期不出资或者不按照公司章程的约定出资,而又不能否定其股东资格,在此情况下,公司依法只能责令其承担补缴的责任。但即使这样,股东仍然可能拒绝履行,这有失法律的严肃性和可操作性。为此,有必要赋予公司将未出资股东除名的权利,这一制度称为股东除名制度。   所谓股东除名,是指公司基于特定的事由,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将违反义务的股东从股东名册中删除,强制其退出公司,终止其与公司和其他股东关系的法律机制。   对于股东除名制度,我国《公司法》没有做出相应规定,而德国、美国、日本等国都已经规定了该制度。2011年1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gt;若干问题的规定(三)》(以下简称《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第十八条正式引入了这一制度:“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未履行出资义务或者抽逃全部出资,经公司催告缴纳或者返还,其在合理期间内仍未缴纳或者返还出资,公司以股东会决议解除该股

文档评论(0)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