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疾病的诊治(游琼)课稿.ppt

  1. 1、本文档共7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注重恢复肾的气化功能是防止痛风复 发的关键。 肾主水液,肾中精气的气化功能对体内 水液的输布和排泄,维持体内津液代谢 的平衡,有极其重要作用; 肾藏精气,肾中精气蒸腾气化主宰着整 个津液代谢; 脾的运化水湿功能又有赖于肾的气化功 能。 单味特效药的研究确有卓效 大黄 大黄是痛风急性期的首选药物之一。大黄 苦寒,《日华子本草》载其“通宣一切 气,调血脉,利关节,泄雍滞水气,四肢 冷热不调,温瘴热疾,利大小便,并敷一 切疮疖痈毒。” 其荡涤肠胃的功能,可通便泄浊,邪毒从大便出,可治本; 其推陈致新之能又可活血化瘀,消肿通络止痛,可治标。 土茯苓 本品味甘淡,性平。有毒。功擅解毒 散结,祛风通络,利湿泄浊。《药性切 用》谓之:“渗利湿热,解毒。”《滇 南本草》谓之:“健脾胃,强筋骨,祛 风湿,利关节。” 用于痛风,诚为泄浊解毒之良药。 一般用量为30-60g。 现代研究证实能够增加尿酸排泄,降低 血尿酸。 山慈菇 本品甘、微辛,有小毒 功能利湿解毒,通络止痛 含秋水仙碱成分,能有效缓解痛风的发 作尚有碱化尿液作用 ,利于尿酸的排 泄。 合理膳食是防复发有效措施: 痛风患者应采用低热能膳食,保持理想 体重,同时,避免高嘌呤食物; 含嘌呤较多的食物主要包括动物内脏、 沙丁鱼、蛤、蚝等海味及浓肉汤; 其次为鱼虾类、肉类、豌豆等; 各种谷类制品、水果、蔬菜、牛奶、奶 制品、鸡蛋等含嘌呤最少; 严格戒饮各种酒类; 每日饮水应在2000ml以上。 总结 1、风湿病诊断要有科学依据 2、风湿病规范治疗可以完全缓解 3、中医治疗风湿病很有优势 4、中西医结合治疗取长补短 AS跟腱端炎 AS虹膜睫状体炎 按临床分期进行动态辨证取效显著 1、早期或活动期多从湿热阻络、风寒湿阻 辨证; 2、疾病中期或慢性期,正虚之象渐显,以 肝肾亏虚和肾督空虚为多见。 3、晚期,邪气深入,关节变形,则痰瘀痹 阻和正气不足同时存在。 重视活动期辨证论治是防变重要手段 《明确活动期病因病机》 先天不足、肾精亏虚是基础病理因素 肝肾亏虚,督脉空虚是发病的条件 外感风寒湿热诸邪及外伤堕坠是诱发因素 瘀血是疾病始终致病因素 邪阻督脉是病机关键 《控制活动期——治标为主》 AS活动期的主要矛盾在标实; 标实病机是邪痹阻经络、筋脉、骨节; 标实特点是临床上出现关节疼痛、肿胀或 灼热、屈伸不利、ESR增快、C-反应蛋白 阳性等。 但确实也有肾虚精亏、阴虚血少本虚的表 现,如腰膝酸软,四肢沉重,肌肉瘦削, 脉细无力等; 治疗的重点应放在治标,待主要症状如关节 肿胀、疼痛减轻,方可增加补肝益肾蠲痹 之剂 或标本兼治。 《针对疼痛用药》 治疗仍立足于辨证,针对病机选用不同的药 物。 因热壅而致者,重用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 金银花、蒲公英; 因阴虚骨失所养者,重用养阴柔肝缓急止痛 的芍药甘草汤; 因瘀而致痛者,重用活血止痛的赤芍、水 蛭、土元或穿山甲等; 因外湿阻滞而致痛者,重用祛风除湿止痛 的细辛、川椒、徐长卿; 因气滞而痛者,重用行气活血止痛的香 附、玄胡; 因络痹而痛者,重用搜风通络止痛的土鳖 虫、全蝎、蜈蚣等。 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自身免疫介导的,以免疫性炎症为突出表现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 血清中出现以抗核抗体为代表的多种自身 抗体和多系统累及是SLE的两个主要临床 特征。 1. 中西结合治疗是最佳治疗方案: 从整个病程及中西医疗效对比看,西医占一 定优势。 西医治疗尤其SLE累及脏器、病情危笃或合 并狼疮肾 、脑 、肺时,甲基强的松冲击及 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是必要而有效的 ,此时 单用中药难以控 制病情发展,可能会贻误治疗时机。 病情相对稳定期中医药占有重要位置,在巩固疗效、防止复发、改善症状、长期缓解等方面发挥重要优势。 2. 中药具有对抗激素、免疫抑制剂毒副作用: 感染: SLE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造成 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易导致各种病原微生物 感染,从而诱发疾病本身的恶化,形成恶性 循环;或者预防性乱用抗生素,容易引起菌 群失调、霉菌及临床耐药性。 骨髓抑制、胃肠刺激:严重影响疾病预后。 1)控制感染有效: 清热解毒中药对病毒、霉菌感染具有良好 效果,如 金银花、蒲公英、大青叶、板兰 根、连翘、黄 柏、苍术等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