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周良沛诗论集《诗歌之敌》.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评周良沛诗论集《诗歌之敌》

评周良沛诗论集《诗歌之敌》   在新时期中国诗坛,曾受过21年磨难的著名诗人、诗论家周良沛绝对是一座绕不过去的山峰。近由人民出版社出版、55万字、他几十年诗论、诗评精选集《诗歌之敌》,见证了他的正直、无畏、敢于坚持真理的锐气、风骨以及真知灼见。   敢于讲真话、讲正气,是周良沛诗论的一条主线与“文脉”。周良沛说: “我毫不隐讳自己的观点,即便它是有问题的、错误的,也不需要羞羞答答。只有毫无保留,像说知心话一样告诉大家,只有痛快淋漓地,像读宣言似的表达我的立场,才可能有自己的对诗的真诚。”他还说:“一说话,难免得罪一些人,得罪的可能还是朋友、好人。可是,闷着嘴也不行。”这就是一个著名诗论家的可贵品格: 赤诚、无私、无畏、讲真理、讲正气,不讲面子。新时期以来,我们目睹了不少随风倒的诗论家,他们像墙头草,哪边势大就倒向哪边; 或违心地吹捧一些青年,以青年导师自居;或甘做市场经济金钱的奴隶。周良沛不是这样的诗论家。究其原因,在于他的信仰的坚定性,用现在的话说叫“有定力”。“有定力”,就不会像那些没有灵魂、缺乏主见的政客或诗坛掮客般见风使舵,变来变去; 才能敢于讲真话,坚持真理。另一方面则在于他有深厚的理论功力与学养,他本人就是一位著名诗人,写出了大量深受读者欢迎的精品力作。由于有上述种种条件,使他在眼花缭乱的诗坛现象中能明辨是非,识别诗歌理论的黄铜与真金,鉴别出诗歌的真伪。   1980年代初中期,正当“三个崛起”大红大紫、“表现自我”之类理论和“朦胧诗”、“新潮诗”、“现代派”、“后现代”很是走俏、迷倒大批青年诗人之际,周良沛清醒地指出,所谓“朦胧”,也就是刘勰《文心雕龙》的“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与宋人姜夔《白石诗话》“句有余味,篇中有余意,善之善者也”的另一种说法而已。周良沛并不否认“朦胧”的作用: “有点朦胧的意境无可非议,有些题材、场景的描写,甚至还得借助朦胧才能完成某种典型环境的艺术任务。这两年,朦胧诗的兴起,原因很多。最早的出现,甚至可以看作对标语口号的反击和报复。”他反对的是过度“朦胧”的晦涩。他讽刺说: “别人看不懂你的东西,你向谁表现自己? 若是自己表现给自己看,睡到被窝里表现好了,何必要写在稿纸上还想方设法发表呢?赞成诗要写得让人看懂,有人就把明确与含蓄对立起来,把懂作为假、大、空的同义语,含蓄与朦胧又混为一谈,这不是胡搅蛮缠吗?”至于“自我表现”,周良沛也并不一概反对。他说:“诗中若无诗人的自我,不成其诗; 艺术风格正是诗人自我的艺术个性最直接的反应。”而有的“理论家”鼓吹的“崛起”与“朦胧”则另有深意。他们把新诗革命传统视为“地狱之门”,是要引导诗人“不屑于做时代精神的号筒”,“不屑于表现自我感情世界以外的丰功伟绩”……周良沛为此一针见血地指出:“从这里来看所谓的自我与心灵中的秘密就知道所谓的崛起之说无非就是让人躲进不见人间烟火的、主观唯心的自我的甲冑里去,去溶解心灵的秘密。”“生活本身,就是一条新诗的大道,拒人民的生活与斗争于新诗之外,要新诗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一句空话。当艺术只有一条崛起之路,它也就当仁不让地取代了人民所要的百花齐放。这和当今现存的、人民生活的广阔天地之文化秩序背道而驰。”1990年代以后,“告别革命”、“淡化意识形态”之类“新思维”观念大行其道,甚至说是甚嚣尘上,一些《文学史》与“经典”成了这些理论的“范本”,迷惑了不少作家、诗人。周良沛指出:“你的美学原则可以另撰历史,可历史却无法选择那美学原则对历史的虚无。人们为此激起一波又一波的愤激之情,显然是为如此推翻历史,篡改历史。新诗,乃至整个文学、文化,都是随着中国的民族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而运动的。”“淡化意识形态的口号提出,恰恰是极其虚伪又特强烈的意识形态之所为,要别人淡化,无非是便于他等的意识强化得以长驱直入。诗坛如此弊,正是新思维治诗的恶果。”在2002年发表、被选入《中国文学理论批评2001文选》中的《诗歌之敌》一文中,周良沛批评了诗人的浮躁、趋利、非诗化、玩诗造假、虚无历史、稀奇古怪等诗歌之敌后,引用美国中情局的《中国十诫》中“要利用所有的资源,甚至举手投足,一言一行,来破坏他们的传统价值”。“尽量用物质来引诱和败坏他们的青年,鼓励他们藐视、鄙视并进一步公开反对他们原来所受的教育,特别是共产主义教育。”指出一些诗人、诗论家这些年搅得诗坛乌烟瘴气的“消解崇高”、“不屑于表现丰功伟绩”等类似口号,与美国《十诫》“不是接轨得很好么?除了露骨的诗之政治主张外,各种以假乱真的“主义”对广大读者之诗心伤害很深,“有什么问题会比非诗与反诗的问题更严重呢?”它就是“诗歌之敌”,“最危险之敌!”这些论点,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周良沛的评论很有风骨。既观点鲜明,但又不是以先验的理论概念作武断式的定

文档评论(0)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