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与病媒蚊之讨论.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登革热与病媒蚊之讨论

登革熱與病媒蚊之討論 一、登革熱與病媒蚊相關介紹 二、症狀與治療對策 三、預防措施與方法 四、心得與結論 一、登革熱與病媒蚊相關介紹 登革熱(Dengue fever) 是一種由登革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傳染病,這種病毒會經由蚊子傳播給人類。並且依據不同的血清型病毒,分為:  Ⅰ、Ⅱ、Ⅲ、Ⅳ四種型別,而每一型都具有能感染致病的能力。 右圖為登革2型病毒的電子顯微鏡照片,登革2型正在一個細胞裡繁殖。 一、登革熱與病媒蚊相關介紹 傳染路徑: 一、登革熱與病媒蚊相關介紹 臺灣主要傳播登革熱的病媒蚊為: 埃及斑蚊(Aedes aegypti) 其胸部兩側具有一對似七弦琴的縱線及中間一對黃色的縱線,喜歡棲息於室內的人工容器,或是人為所造成積水的地方。 白線斑蚊(Aedes albopictus) 其中胸楯板部位中間,有一條白色且明顯 的縱紋,並比較喜歡棲息於室外。一天叮咬人的高峰期約在日出後的1-2小時及日落前的2-3小時。 二、症狀與治療對策 依體質不同,有些人感染登革熱時,症狀輕微,甚至不會出現生病症狀。      而「典型登革熱」的症狀則是會有: 突發性的高燒(≧38℃)、頭痛、後眼窩痛、 肌肉痛、關節痛及出疹等現象。  然而,若是先後感染不同型別之登革病毒,有更高機率可能成為「登革出血熱」,登革熱出血熱除上述典型登革熱症狀外,另會有明顯的出血傾向,如果沒有及時就醫或治療,死亡率可以高達50%。 ?? 二、症狀與治療對策 典型登革熱:  類似感冒,經常會被忽略。惟需注意的是:典型登革熱除了有突發性的高燒(≧38℃),且還會有肌肉、骨頭關節的劇痛、轉動眼球或按住眼球時,前額及後眼窩會感覺特別的痛,故又稱「斷骨熱」或「天狗熱」。  此外,登革熱有時候,也會伴隨皮膚出疹的情形(先發生於胸部及軀幹,而後擴散至四肢和臉部),而像這樣的皮疹,常會令人感到無比的搔癢跟疼痛,也是跟一般的感冒及過敏不同的地方。?? 二、症狀與治療對策 登革出血熱:  登革熱有四種病毒型別,第一次感染某型發病後,可引起身體對該型病毒的終身免疫。但若又感染到不同型的登革熱病毒時,將可能發生「出血性登革熱」,它與典型登革熱的症狀相當類似,但兩者最大的不同點在於後者會有出血現象(如:皮下點狀出血、腸胃道出血、子宮出血、血尿等),這是典型登革熱較為少見的症狀;當登革出血熱之血漿滲出很多時,病患會呈現四肢冰冷、脈搏加快、血壓下降,甚至休克,此時又稱為「登革休克症候群」。 二、症狀與治療對策 症狀統整: 二、症狀與治療對策 治療方法  由於目前沒有特效藥物可治  療登革熱,所以感染登革熱  的患者,一定要聽從醫師的囑咐,多休息、多喝水、適時服用退燒藥,通常在感染後兩週左右就可自行痊癒。  此外,對於較嚴重的患者,一般會採「支持性療法」,就是提供患者抗生素,或是注入營養液等藥物治療,藉這種方式來協助感染登革熱的患者恢復體力或增強抵抗力。 三、預防措施與方法 登革熱是一種「社區病」、「環境病」 一旦有登革病毒進入社區,就有登革熱流行的可能性,所以民眾平時應做好病媒蚊孳生源的清除工作。 居家防範: 加裝?紗窗 使用蚊帳 噴塗防蚊液 倒放花瓶並清除積水 三、預防措施與方法 「巡」─經常並且仔細巡檢居家室內、外可能積    水的容器。 「倒」─將積水倒掉,不要的   器物予以分類或倒放。 「清」─減少容器,留下的器   具也都應該澈底清潔。 「刷」─去除斑蚊蟲卵,收拾   或倒置勿再積水養蚊。 三、預防措施與方法 四、心得與結論 登革熱的確造成了,人類不少的動盪。較為擔心的是無明確治療的方法,雖然只要不被二次叮咬,症狀和死亡率都算輕微。再者,其實病媒蚊的孳生的確容易發生在人類居住的環境,無論是集水器、廚餘桶以及盆栽,很多都是人類習以為常的生活習慣,卻是如此可怕的病毒來源。 「蚊名病」的預防需要整體環境的改善,這種社群性的病毒,往往都是爆發大量感染的原因之一。然而,隱瞞病情我想也是一大隱憂,當病情爆發,而沒有準確的告知衛生單位,並做相關的處理,則有可能造成的是群聚發病效應。二次叮咬所導致的出血性登革熱,是需要被防範的,其死亡率高達50%,並容易因缺血而暈眩、發冷及休克等。 四、心得與結論 登革熱的傳染源為白線斑蚊與埃及斑蚊,雖然其特徵大致可以被歸類,但對於一般人來說,要特別去分辨它們的確是不容易,導致都是看診時才發現受到叮咬而感染,我相信預防勝於治療才是要則,平常多多在意環境的衛生與整潔,下雨過後,時常注意是否有容器積水。亦可將空的容器倒放,使蚊蟲不易孳生。蚊帳的使用也可避免感染登革熱病毒或受到二次性叮咬。 尤其是台灣屬於全球登革熱的好發地區,但隨著全球化發展逐漸便利,各國之間相互流通及往返也趨於頻繁,因此,登革熱也開始有向各國蔓延的趨勢,逐漸成為嚴重的公共衛生問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