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呕吐.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节呕吐.ppt

中 医 儿 科 学 第三章 脾系病证 第四节 硬肿症 概述 病因病机 诊断 辨证论治 概 述 呕吐是由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胃内容物由胃经口而出的一种常见病症。有声有物谓之呕,有物无声谓之吐,有声无物谓之哕。 呕吐可见于多种疾病:如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流脑、乙脑,呼吸系统疾病肺炎,泌尿系统疾病尿感,消化系统疾病,水电紊乱,外科急腹证等。 病因病机 乳食积滞型 内因:脾胃虚弱 外因:乳食过饱 恣食生冷肥腻 饮食停滞中脘,损伤脾胃 胃中积热型 乳母喜食炙博、辛辣之品,乳汁蕴热 小儿过食辛热之品,热积胃中 夏秋之季,湿热蕴于中焦 热积于胃,脾胃升降失职,胃气上逆 ——呕吐 “脾喜燥恶湿,胃喜湿恶燥” “诸呕吐酸,皆属于热” “诸逆冲上,皆属于火” 脾胃虚寒型 内因—脾胃素虚,脾胃功能不足 久病以后损伤脾胃,寒自内生 外因—乳母喜食寒凉,乳汁寒薄,儿饮母乳, 脾胃受寒 过食生冷瓜果,寒邪从口而入 以上原因导致: 1 水湿不运聚而犯胃—呕吐清水 寒凝中焦,中阳不运,不能运化水谷精微及水湿,聚而犯胃,胃失和降,则呕吐 ;水之停积,为水液之属,故清稀,多为寒湿之证。故治饮之逆,宜燥湿利水,健脾行气,切忌清润滋阴 2 水邪不运,蒸凝为痰—呕吐清稀痰水 痰饮之为病,上扰清阳,则头目晕眩,积于肠胃则心痞呕吐。这种情况与吐清水同出一辙,也是饮邪所为,不同之处,在病理产物上有异,上型为饮,本型为痰 3 不运水谷—呕吐不消化之食物残渣 正常水谷要靠脾的运化,变为水谷之精上输于肺,而水谷之废物下降于肠,而当脾虚时,水谷不运则变为一种邪气,这种邪气随气上逆犯胃而发生呕吐 总之,本病的病机重点是脾不升清,胃不降浊,病理产物是饮、痰、食滞之气,因此在临床中就出现以脾不运化,升降失常为特点的一系列临床表现。 肝气犯胃型 情志不畅,肝木克土,气机上逆—呕吐 惊恐呕吐型 神气怯弱,暴受惊恐,心气受损,气机逆乱 心主神—心气受损—心神烦乱,心神不安 “惊则气乱,恐则气下”—气机逆乱,哭闹不安 —肝气上逆犯胃—呕吐 恐则气下,则二便失禁,气结则呕吐,气闭则不知饥饿 《内经》云“恐则惊却,却则上焦闭,闭则气正,还则下焦胀,故气不行矣,惊则心无所依,神无所归,虑无所属,故气乱矣。” 呕吐 病位:主要在胃,涉及肝脾 基本病机:胃失和降,胃气上逆 诊断 症状:以呕吐为主症,常伴嗳腐矢臭、恶心纳呆、胃脘胀闷等症。 体征:上腹胀满、压痛。呕吐严重者,可见阴伤液竭之征。 辅检:血、尿、粪常规,怀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行脑脊液检查。 呕吐剧烈或反复时,应做消化道钡餐、腹部X线平片或腹部B超、头颅CT等检查,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溢乳 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辨外感内伤,辨寒热虚实 2、治则:和胃降逆为基本原则 3.分证论治 伤食呕吐 外感呕吐 胃热呕吐 胃寒呕吐 惊恐呕吐 辨证论治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