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成都铁中高语组郭佳
成都铁中高语组 郭佳 [越调]小桃红 杨 果 采莲人和采莲歌,柳外兰舟过。不管鸳鸯梦惊破,夜如何? 有人独上江楼卧。伤心莫唱,南朝旧曲,司马泪痕多。 失分原因: 1、读不懂 2、审不明 3、答不好 12.(2)从情景关系的角度简要分析两首元散曲在 表现手法上的共同特点。(4分) 12.(2)从情景关系的角度简要分析两首元散曲在 表现手法上的共同特点。(4分) 12.(2)从情景关系的角度简要分析两首元散曲在 表现手法上的共同特点。(4分) 12.(2)从情景关系的角度简要分析两首元散曲在 表现手法上的共同特点。(4分) 12.(2)从情景关系的角度简要分析两首元散曲在 表现手法上的共同特点。(4分) 化0为整 分析试卷 1)辨明失分原因: 2)修改: 辨析下面几首诗的情景衬托关系: A乐景写乐情 B哀景写哀情 C乐景衬哀情 D哀景衬乐情 1关河令(周邦彦)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2绝句(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3绝句二首(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4采薇(《诗经》)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 课后反思: 本堂试卷评讲课的初衷是“重塑考后信心,明确 复习重心”,一方面让学生从0分的阴霾中看到希望, 另一方面则是让学生强化规范作答的意识和能力。讲 授过程中,通过归因分析、对策点拨、知识回顾、答 案反馈,感觉较好地处理了这两者的关系。通过学生 试卷分析的课后整理发现,全班此题考试34人0分,1人 1分,2人2分,1人3分,0人4分,班均0.2分;改后0人0 分,0人1分,5人2分,19人3分,14人4分,班均3.2分。 仅此1题,班均增加了3分!由此发现,坚定了本班师生 “0分研究”的信心,课后如法进行了翻译、默写、现代 文阅读“敌意”理解、语用“宣传语”四题的0分研究,师 生获益不浅。 附学生试卷分析及修改: 学生实例一(郝俊): 1)0分答案:都寓情于景,利用景物的铺垫突出中心。前曲通过描写独卧江楼、半夜梦醒表达孤寂思人之情;后曲初写平湖美景,后笔锋一转,通过“终非吾土,问何日是归年”打破美景,形成鲜明对比,表达对家乡的眷念。 2)分析失分原因:读不懂、答不好!(因为读得不是很懂,所以故意含糊其辞,以期尽量得分)答题过程中,本人先是采用先总后分的方式,先写都寓情于景,然后分析两曲中的情景关系,这种答题思路是正确的。但前曲确实没有把握住正确情感,故意笼统答题,所以出现失分;后曲情感把握住了,也想到了反衬,但答的是形成对比(术语不准确),造成丢分。 3)修改:都使用以景衬情的表现手法。前曲中以采莲人唱歌划船的美景反衬出作者内心的亡国之痛;后曲以平湖人人留恋的美景反衬出作者对家乡的思归之情。 4)评分:3分(“以景衬情”中,未鲜明点出乐景) 附学生试卷分析及修改: 学生实例二(龚琴): 1)0分答案: ①前曲采用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借用设问的修辞方式,自问自答,营造出一种凄凉的孤独氛围。②后曲采用触景生情的表现手法,通过想象,表达的是作者深爱故土,盼望归乡的急迫之情。 2)分析失分原因:审题不明(情景角度、共同特点) 3)修改: ①两曲都采用了以乐景衬哀情的表现手法。 ②前曲,诗人借“鸳鸯”、“采莲人
文档评论(0)